保育师四级(四)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判断题) 很多家长在婴幼儿晚上睡觉时喜欢开着灯,认为这样婴幼儿就不会怕黑了;其实这种做法会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少许损害。
2、 遗尿是指幼儿到( )以后仍然不能有意识地排尿,或在白天活动或夜晚睡眠时出现不自主排尿的现象。
3、 研究表明,( )对幼儿遗尿影响还不是十分明确。
4、 ( )后训练幼儿坐尿盆,促进尿盆与排尿之间条件反射的建立,逐渐养成自主控制排尿的习惯。
5、 夜间睡眠时,可以每隔( )小时唤醒幼儿排尿。
6、(判断题) 保育师对待遗尿幼儿的态度要亲切和蔼,语言要柔和,表情要平静。
7、(判断题) 在幼儿睡眠时,一般在幼儿睡下50分钟左右唤醒其排尿。
8、 保育师应进行( )、帮助、指导,提醒幼儿洗手时注意双手略向下,避免水顺着手臂倒流弄湿衣袖,同时要控制水流大小。
9、 保育师可将( )分解后教给幼儿,还可与幼儿一起洗手,边洗边说,配合洗手儿歌等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10、 保育师要教育幼儿使用( )洗手。
11、 保育师可准备数量足够、大小适宜、( )和颜色不同的肥皂激发幼儿使用肥皂的兴趣。
12、(判断题) 保育师要教育幼儿洗手时不玩耍、不打闹,如果不慎将肥皂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情况严重的应及时送到保健室或医院进行处置。
13、(判断题) 保育师可引导中班、小班幼儿自己参与制定规划,还可利用设立值日生的方法让幼儿进行互相监督、互相提醒。
14、 保育师要指导和提醒幼儿在洗澡、洗脸时注意清洁( )、嘴角、皮肤褶皱、脚趾缝等部位。
15、 在洗澡时,后背、( )等幼儿不易够到的地方,保育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16、 保育师可引导( )幼儿自己参与制定洗澡、洗脸规则,如不玩水、注意安全等。
17、 洗澡结束后要提醒幼儿及时擦干身上的水,避免身体( )导致疾病的发生。
18、(判断题) 婴幼儿洗头、洗澡时,应避免水流时耳朵和眼睛。
19、(判断题) 婴幼儿可能会对洗澡有害怕情绪,这时应该用玩具或语言分散其注意力,缓解他们紧张、恐惧的心理,等到其情绪稳定后再洗澡。
20、 ( )常见问题包括将漱口水咽下去、不愿意漱口、漱口方法不正确、不认真漱口等。
21、 教婴幼儿漱口后将口中的水吐出、不喝( ),或为婴幼儿提供温开水漱口。
22、 保育师要通过各个环节与各种活动帮助婴幼儿了解漱口的( ),了解龋齿的危害性。
23、 保育师可引导( )幼儿自己参与制定漱口规划,还可利用设立值日生的方法让幼儿进行互相监督、互相提醒。
24、(判断题) 保育师教婴幼儿正确的鼓濑方法和濑口次数,可张贴正确的濑口中图片。
25、(判断题) 保育师要通过各个环节与各种活动帮助婴幼儿了解漱口的关键性,了解牙齿的危害性。
26、 婴幼儿如厕中的常见问题包括( )、不会如厕、尿裤子、忘记上厕所、便后不会整理,以及玩耍、打闹等。
27、 保育师要帮助婴幼儿( ),带婴幼儿熟悉托幼机构的环境,特别是厕所环境,指导和帮助婴幼儿如厕,告知婴幼儿有便意时及时告诉老师,尿裤子了也要及时告诉老师。
28、 对于( )或排便有困难的婴幼儿,保育师要在其大小便时进行协助,在旁看护和指导,做到细心照顾、耐心引导、边帮边教。
29、 对于贪玩忘记上厕所的婴幼儿要( ),特别是在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前提醒如厕。
30、(判断题) 保育师要合理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中如厕次数及时间。
31、(判断题) 通过环境创设,张贴提示语、流程图等指导婴幼儿便后整理、冲厕所、洗手,还可与婴幼儿共同制定文明如厕公约,提醒婴幼儿玩耍、打闹,文明如厕。
32、 ( )衣袖一层层挽起,避免打湿。洗手后放下衣袖时注意从里到外一层一层拉下。
33、 冬季衣物较厚时,注意婴幼儿要穿着袖口( )的衣物。
34、 婴幼儿( )应先站稳再提裤子。
35、 冬季注意将内衣放在外裤内,注意( )。
36、(判断题) 洗澡时能快速脱掉衣物,放在指定的位置。
37、(判断题) 洗澡结束时能快速擦干身体,穿上衣物,避免感冒。
38、 可利用绘本、游戏、儿歌、比赛、教师示范等方法教导婴幼儿( )的方法。
39、 对婴幼儿在整理衣物中的正确操作和进步给予及时的( )和表扬。
40、 利用家园共育,让家长指导婴幼儿进行衣物整理,并要求家长不要事事包办,让婴幼儿学会( )。
41、 可利用( )、游戏、儿歌、比赛、教师示范等方法教导婴幼儿鼓励的方法。
42、(判断题) 对婴幼儿在整理衣物中的正确操作和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43、(判断题) 利用家园共育,让家长指导婴幼儿进行衣物整理,并要求家长事事包办,让婴幼儿学会自我服务。
44、 婴幼儿洗澡的水温应控制适当,且要注意室温合适,( )要注意保暖。
45、 婴幼儿洗澡时应该注意颈部、( )、大腿根部、外阴、脚踝等皮肤皱褶多、容易藏污垢的重点部位。
46、 沐浴完成后可为婴幼儿涂抺保湿的( ),保持皮肤滋润。
47、 婴幼儿洗澡的时间不宜( ),防止受凉。
48、(判断题) 婴幼儿洗澡结束后,要及时对洗澡盆、盥洗室进行清洁、消毒。
49、(判断题) 婴幼儿洗澡时间间隔应根实际情况来确定,确保婴幼儿的皮肤随时保持滋润即可。
50、 将温度适宜的水倒入洗脚盆中,水量一般以能够浸没( )、达到脚踝部位为宜。
51、 指导婴幼儿用手轻轻搓揉脚面、脚趾、( )、脚踝等部位,必要时可使用香皂,使用后要注意清洗干净。
52、 保育师要随时注意清理地面的水,防止婴幼儿( )。
53、 擦脚时,保育师要注意提醒婴幼儿( )擦干,并注意保暖。
54、(判断题) 在准备洗脚水时,应先加热水再加冷水,以防婴幼儿烫伤。
55、(判断题) 在指导婴幼儿洗脚之前,做好洗脚 盆的清洁、消毒及地面防滑工作,准备好婴幼儿洗脚所需的毛巾、温度适宜的水、小凳子、拖鞋等。
56、 洗头时,指导婴幼儿用毛巾或以手蒙住双眼,防止洗发水进入( )。
57、 冬季天气寒冷时,为了防止婴幼儿受凉,应及时用( )将婴幼儿的头发吹干。
58、 洗头前,将适量的( )倒入洗头盆里备用。
59、 给( )洗头时,保育师可将婴儿抱起仰面向上,且要注意固定好婴儿。
60、(判断题) 洗头时要用清水将婴幼儿的头发冲洗干净,注意不要残留泡沫。
61、(判断题) 稍大的幼儿可站立弯腰低头向上。
62、 保育师指导幼儿刷牙时,频率不要太快,动作要( )。
63、 刷牙后,先将一大口清水含在口中鼓漱( )次,再轻轻将水吐入水池中,如此重复2-3次,直至将口中残留的牙膏清除干净。
64、 保育师应提醒幼儿牙膏不要挤太多,也不要挤太少,以( )大小为宜。
65、 刷牙完成后应指导幼儿用水将牙刷上的泡沫冲洗干净,并将水分尽量甩去,将( )放在刷牙口杯里。
66、(判断题) 指导幼儿使用自己的专用牙刷和牙膏,严禁混用。
67、(判断题) 对于刷牙动作不正确的幼儿,保育师不用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68、 将刷头置于磨牙的牙颈部,刷毛指向牙龈方向,与牙长轴大约成( ),轻微加压,使刷毛部分进入牙龈沟内,部分置于牙龈上。
69、 磨牙的颊侧以最后2-3颗牙为一组开始刷牙,先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动作在同一个部位往返至少( )次,然后将牙刷向牙完方向转动,拂刷颊侧。
70、 是较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掌握的刷牙方法。
71、 刷毛排列合理,一般( )束长,3-4束宽,各束之间有一定间距。
72、(判断题) 刷上前牙舌侧时,将刷坚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牙龈边缘,自上而下拂刷。
73、(判断题) 牙刷建议4个月更换一次,以免细菌滋生。
74、 幼儿应能分清上衣的( )和里外。
75、 上衣穿好( )系好纽扣,整理前襟,翻好衣领。
76、 双手握住衣领使( ),拇指在衣领侧、四指在衣里侧。
77、 将头钻入领口,将上衣正面转到胸前,找到两只袖子,将双臂分别伸人对应的袖子中,最后将上衣( )好。
78、(判断题) 脱套头上衣应先将两只袖子脱掉,再抓住领口往上脱掉。
79、(判断题) 脱前开襟上衣双手配合,自下而上将纽扣解开,一只手从背后抓住另一侧袖口将其脱掉,然后另一只手从背后脱掉另一侧袖子。
80、 幼儿应能分清裤子的( )。
81、 ( )季时,幼儿要学会将内衣塞进裤腰内。
82、 ( )的方法是双手抓住裤腰,双脚分别伸人裤腿内,向上提裤腿,当双脚从裤腿露出时,把鞋子穿好站在地上,然后提起裤子。
83、 ( )的方法是双手抓住裤腰,用力脱到膝盖处,然后分别把裤子的左右腿拽下来。
84、(判断题) 双手抓住裤腰,双脚分别伸人裤腿内,向上提裤腿,当双脚从裤腿露出时,把鞋子穿好站在地上,然后提起裤子。
85、(判断题) 夏季时,幼儿要学会将内衣塞进裤腰内。
86、 幼儿应能分清( )的左右。
87、 幼儿应能分清( )的不同部位
88、 ( )的方法将鞋子放正,分别将两脚伸人鞋子内,用手将鞋后跟提起,系好鞋扣或鞋带。
89、 ( )的方法将袜跟朝下、袜筒朝上,双手抓住袜筒,捏到袜头处(拇指在内、四指在外),把脚伸入袜头内,将袜筒向上拉。
90、(判断题) 脱袜子的方法是先解开鞋扣或鞋带,然后用手抓住鞋跟将鞋子脱下。
91、(判断题) 脱袜子的方法首先双手抓住袜筒脱至袜跟处,然后用手捏住袜头脱下,最后将脱下的袜子放在鞋子里。
92、 在寒冷的冬季,保育师应提醒幼儿睡前脱( )。
93、 保育师要督促幼儿在穿脱衣服时( ),不要边脱边玩,以免着凉感冒。
94、 对于( )、能力较差的幼儿,在其穿脱困难时保育师应给予帮助。
95、 保育师在最后应检查幼儿的鞋子是否穿反、鞋扣是否扣好、鞋带是否系好,以免幼儿活动时( )。
96、(判断题) 幼儿睡醒起床穿衣服时,保育师应先照顾体弱的幼儿,多指导和帮助自理能力好的幼儿。
97、(判断题) 在寒冷的冬季,注意穿脱衣裤、鞋袜的顺序。
98、 对孩子的需求保持敏感,并积极回应;了解婴幼儿( )和发送其需求信号的方式,满怀关爱地及时回应这样的需求。
99、 婴儿需要对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产生( )。
100、 要( )婴幼儿的人身健康和安全,花时间和他们待在一起,表达对他们的喜爱。
101、 要经常搂抱婴幼儿,和他们聊天、玩耍,为他们唱歌、读书;每天的养育互动能强化依恋感、刺激( )。
102、(判断题) 提供简易的低成本,无成本材料,如纸盒、画笔、小瓶子、自制拔浪鼓、小塑料碗和小容器等,让孩子去自由探索。
103、(判断题) 给婴幼儿提供足够的适应时间,尤其是在新的环境和活动中更要让他们感到舒适。
104、 回应性照护指的是在养育过程中,照护者要( )和观察婴幼儿通过其动作、表情、声音发出的信号并能解读其需求,并能对婴幼儿发生的信号及时恰当地回应。
105、 亲子关系是指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人之间的( )。
106、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给孩子带来( ),支持孩子不断探索、学习,使他们在情感、社交和认知方面良好发展,茁壮成长。
107、 当孩子给予回应时,照护者可以通过( )、动作、语言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
108、(判断题) 日常的生活环境是婴幼儿与照护者产生沟通和互动的最主要场所,当婴幼儿与照护者不共同关注一件物品、不参与一件事情时,沟通和互动就自然发生了。
109、(判断题) 孩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可以帮助照护者更好地进行回应性照护,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帮助孩子将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10、 与婴幼儿建立积极亲子关系的基本素包括热情、( )、真诚、共情和尊重。
111、 照护者要对婴儿的微笑及时地做出回应,要尽情地表达( )与幸福的情绪,给于笑脸、开心的姿态或语调。
112、 在婴幼儿学习说话之前,照护者和婴幼儿之间的交流通过拥抱、( )、发声和手势等来表达。
113、 互动沟通照护者需要了解婴幼儿独特的沟通方式:( )、语言、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姿势。
114、(判断题) 支持性照护是满足婴幼儿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积极照护,其核心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敏感了解婴幼儿动作、声音、表情和口头请求,并及时给予积极恰当的回应。
115、(判断题) 营造积极的环境条件来帮助婴幼儿学习语言,鼓励婴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和身体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刺激婴幼儿脑部发育。
116、 婴幼儿( )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是形态指标,是身体各部位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指标。
117、 ( )是反映婴幼儿近期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
118、 ( )包括反映呼吸功能的呼吸频率、肺活量等基本指标,反映心血管功能的心率、脉搏、血压等基本指标,以及反映骨骼肌肉情况的背肌力、握力等基本指标。
119、 婴幼儿生理功能良好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正常,并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各项( )均在同龄婴幼儿发育的正常范围内。
120、(判断题) 其他生理健康评价指标包括视力、听力、动作发展、肺活量、骨骼等指标。
121、(判断题) 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低下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等。
122、 ( )包括感知觉、运动语言、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的发育,以及社会性的发展。
123、 智力正常的婴幼儿在认知方面一般表现为( )、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动作协调能力较好。
124、 心理健康的婴幼儿表现为愉快乐观、( ),积极向上,具有爱心和同情心。
125、 心理健康的婴幼儿一般具有活泼开朗、( )、积极主动、热情诚实等性格特征。
126、(判断题) 婴幼儿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弱,心理健康的婴幼儿不乐于与人交往。
127、 ( )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128、 幼儿阶段是婴幼儿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 )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129、 ( )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130、 ( )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31、(判断题) 婴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是能较快地融入个人生活的能力。
132、(判断题) 乐于与人交往合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能主动积极地应付各种压力,以保障其自身的内在平衡,具有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
133、 婴幼儿离开托幼机构( )需重新按照人托幼机构检查项目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再人托幼机构。
134、 1-3岁婴幼儿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
135、 婴幼儿( ),应当到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托幼机构。
136、 婴幼儿入托幼机构时,托幼机构应查验婴幼儿人托机构健康检查表、( )、预防接种证。
137、(判断题) 托幼机构是婴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要确保每一个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更要避免个别婴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影响全体婴幼儿。
138、(判断题) 保育师需要建立健全托幼机构健康检查制度,通过健康检查,了解婴幼儿的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确保婴幼儿的健康。
139、 ( )是百日咳、猩红热、结核病、细菌性痢疾等。
140、 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物异的( )。
141、 ( )是传染病与其他类型疾病的主要区别,即病原体自体内排出后,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他人体内传播疾病。
142、 ( )是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症状这段时间。
143、(判断题)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144、(判断题) 每一种传染病从发生、发展到恢复,大致都要经历三个时期:潜伏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45、 托幼机构应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建立( )。
146、 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 )和季节完成婴幼儿常规或应急接种工作。
147、 班级保教人员( )登记本班婴幼儿出勤情况。
148、 托幼机构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追查婴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做到对传染病人的( )。
149、(判断题) 对隔离室内环境、物品,以及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和生活场所要进行彻底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托幼儿机构内暴发和续发。
150、(判断题) 针对不同人群不定期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151、 各班级保教人员要认真做好晨午晚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发现婴幼儿出现身体不适或者发热、咽痛、( )、腹泻、皮疹、黄疸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将该婴幼儿带至保健室。
152、 保教人员要按要求记录( )、就诊信息和全日健康观察情况。
153、 疑似传染病患儿离开托幼机构后,按要求进行隔离室及患儿接触物品的( )。
154、 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应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检疫期内该班不得到其他班串班互动,( ),不得办理入托幼机构或转托幼机构手续。
155、(判断题) 托幼机构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用向上级部门报告。
156、(判断题) 保健人员与班级保教人员必须严把患儿隔离后返托幼机构关。
157、 预防接种就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将疫苗通过适当的途经接种到适宜接种对象的体内,使人体产生对该传染病的(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158、 (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预防接种。
159、 ( )是根据婴幼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而制定的免疫程序。
160、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 )的手段,也是托幼机构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有效方法之一。
161、(判断题) 婴幼儿从3个月就开始进行预防接种。
162、(判断题) 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预防接种的婴幼儿应当及时补种。
163、 保育师需要了解预防接种( )用于指导家长或配合保健人员。
164、 集体接种前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的文件,保育师要提前了解该接种的名称、( ),以及接种的注意事项。
165、 将身体不适的婴幼儿症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由医护人员决定是否( )。
166、 预防接种后注意观察婴幼儿的体温、食欲和( ),发现异常及时送到医务室。
167、(判断题) 预防接种前婴幼儿打针处可能会有发痒等不适,要提醒婴幼儿不可抓挠,避免感染。
168、(判断题) 预防接种过程中,保育师应鼓励并安抚婴幼儿,表扬勇敢的婴幼儿。
169、 做好预防接种前的( )。
170、 对家长和婴幼儿做好相关预防接种的( )。
171、 预防接种后密切观察婴幼儿的( ),并加强生活护理。
172、 做好与医护人员及教师的积极配合工作,加强婴幼儿( )与鼓励,有序组织并维持秩序,保证预防接种顺利完成。
173、(判断题) 小儿麻痹糖丸是活疫苗,服用时要热开水,用冷开水会影响效果,接种期间腹泻的婴幼儿不要服用。
174、(判断题) 需要家长自行带去接种的婴幼儿,托幼机构要进行登记记录,以便通知家长去补种。
175、 预防接种的免疫制剂属于生物制品,生物制品在接种后一般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 )或全身反应。
176、 婴幼儿预防接种( )之内最好不洗澡,注意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注射部位接触污物引起感染。
177、 预防( ),应依据婴幼儿局部不良反应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78、 预防接种后婴幼儿还可出现发热或全身不适症状;38.5℃以上为( )。
179、(判断题) 婴幼儿的体温超过38.5℃,除了立即物理降温外,还应立即通知家长并送医院处理。
180、(判断题) 一般很多出现的异常反应主要是晕厥,多发生在婴幼儿空腹、精神紧张情况下。
181、 有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和(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对婴幼儿身高的增长特别重要。
182、 防止婴幼儿( )等意外伤害的发生,可避免因此而造成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受阻。
183、 保育师要协助教师组织婴幼儿进行( )及锻炼,防止意外伤害。
184、 监测体重和身长两项体格发育指标,可以了解婴幼儿的( )。
185、(判断题) 2岁以后至青春期前,婴幼儿体重增长的速度较恒定,年增长约5kg。
186、(判断题) 2岁以后至青春前期,身高每年增长速度较稳定,每年增长5-7cm。
187、 每季度体重称量后,将评价中体重低于同龄婴幼儿( )及以上的营养不良婴幼儿筛选选出来,进行专案管理。
188、 营养不良婴幼儿( )进行1次体重、身高的测量和评价。
189、 营养不良婴幼儿要做好全日健康观察及( )。
190、 营养不良婴幼儿必要时可根据婴幼儿年龄进行膳食评估及营养计算以解决( )或供给不足等问题。
191、(判断题) 注意衣着适宜,不要穿得过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肠蠕动等,从而导致食欲减退。
192、(判断题) 营养不良婴幼儿必要时去医院就诊,排除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足。
193、 减轻肥胖对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降低成人期( )及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194、 婴幼儿的体重/身高值正常后还应继续监测( )个月,仍正常即可结案。
195、 注意观察运动情况,监测心率,运动时脉搏达( )次/分钟为宜,避免强度过大导致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196、 三餐定时定量,睡前( )内不再进食,不边看电视边进食,不边玩边进食。
197、(判断题) 从饮食、运动、遗传、心理等方面进行病因分析,如果是其他未知原因导致肥胖,应建议家长带婴幼儿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诊断。
198、(判断题) 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目的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增强体质,促进婴幼儿身高和思维发育。
199、 口吃是一种语言节律异常的交流障碍,表现为说话时有停顿、重复、延长和阻塞现象,严重时会使幼儿交流受挫,常始于( )岁的幼儿。
200、 幼儿以吸吮手指来缓解饥饿感或补偿其未得到满足的( )。
201、 保育师在安静宽松的环境下与口吃幼儿对话,每次可以做( ),以平静、从容、缓慢、轻柔的语气语调与其说话,帮助幼儿掌握表达的规则。
202、 保育师可以鼓励幼儿多练习( )、朗诵,使其吐字准确快捷,增加自信心,或配合舞蹈等用有节奏的动作矫正口吃。
203、(判断题) 对于口吃婴幼儿的干预措施,是改变不良的喂养方式,定时、定量、喂足、喂好,不能满足幼儿喂养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204、(判断题) 保育师应选择孤僻幼儿在托幼机构期间每天固定的某一时间段,观察孤僻幼儿花多长时间与同伴进行互动或参与活动,以及其互动的主题内容、次数、表现。
205、 幼儿行为的直接观察和记录是行为分析的( ),便于后期对该幼儿进行有效干预和应对。
206、 有意识、有指向性地特别观察幼儿行为,能让保育师找到改变幼儿问题行为的( )。
207、 幼儿心理行为异常内容登记后,还需( )收集的信息资料,并对下步干预工作进行调整。
208、 幼儿行为干预后的效果追踪情况,如幼儿行为问题有否减轻或改善,干预后行为结果如何,干预起到了正强化还是( )等。
209、(判断题) 在班级心理行为异常幼儿的管理工作中,保育师只要做好行为观察的前期信息登记工作,就可以开展后面工作。
210、(判断题) 每次幼儿出现问题行为的时间、出现问题行为的频率,以及持续的时间;。
211、 情绪和行为障碍幼儿可能一些是源于( )的障碍,但绝大多数与社会和环境因素有关。
212、 ( )指婴幼儿在听、说、读、写、思考或数学运算等学习方面存在显著困难,往往出现注意、阅读、理解、推理、表达、知觉、动作协调等能力问题。
213、 ( )是指幼儿因为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个体参与活动受理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214、 ( )是指因听觉系统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减退,造成幼儿语言交流困难。
215、(判断题) 学习障碍不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动作障碍、智能不足,或环境、文化、经济等不利因素所造成的学习问题。
216、(判断题) 感知障碍是指幼儿视力不同程度地受损伤,造成其不能像普通幼儿那样正常言交流困难。
217、 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进步和适宜行为,保育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帮助他们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 ),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
218、 在日常活动和教育教学中,保育师要引导幼儿走出自己的小世界,逐步帮助其掌握( )的技能,让其逐渐融入集体生活并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219、 保育师要帮助幼儿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相互欣赏、相互帮助的和谐氛围,让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感到关爱而不是被 疏远,充分满足情感需要,减轻消极情绪。
220、(判断题) 保育师要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逐渐培养并强化他们的适宜行为和社交能力。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