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位置: 线上活动  >  在线答题  >  答题题库

11

2025-05-24 19:38:38.226.0.64221

11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多选题) 要让人民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要聚焦民生重点领域,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得到改善,以下选项中全部属于民生重点领域的是()。
  • A、收入分配、就业、教育
  • B、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
  • C、婚姻、生育、扶弱帮残
  • D、脱贫、户籍问题、老龄化问题


  • 2、(判断题)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实施政策、采取措施、开展行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
  • A、正确
  • B、错误


  • 3、(判断题) 方式方法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必须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途径和手段。()
  • A、正确
  • B、错误


  • 4、(判断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 A、正确
  • B、错误


  • 5、(判断题)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享是关键。()
  • A、正确
  • B、错误


  • 6、(判断题) 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只需要强化政府一元化管理体制即可,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群众无须积极配合。()
  • A、正确
  • B、错误


  • 7、(判断题)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 A、正确
  • B、错误


  • 8、(判断题)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我国已经织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 A、正确
  • B、错误


  • 9、(判断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原则是尽力而为。()
  • A、正确
  • B、错误


  • 10、(判断题) 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 A、正确
  • B、错误


  • 11、(判断题) 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 A、正确
  • B、错误


  • 12、(多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民生时常常化用一些古诗词,请问以下总书记引用过的古诗词中关于民生内容的包括()。
  • A、天下之物莫大于恤民
  • B、一枝一叶总关情
  • C、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
  • D、治天下也,必先公


  • 13、(多选题)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意味着社会建设理念、制度和方式的重大变革。请问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
  • A、系统治理
  • B、依法治理
  • C、综合治理
  • D、源头治理


  • 14、(多选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要坚持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以下关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正确经验包括()。
  • A、建设社会保障体系要大胆照搬照抄、简单复制
  • B、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 C、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
  • D、坚持制度引领,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来解决发展障碍


  • 15、(多选题) 要完善分配制度,就要坚持处理好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此,我国进一步优化分配结构,形成了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请问以下属于初次分配政策的是()。
  • A、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 B、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等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 C、健全工资合理增长制度
  • D、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 16、(多选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有科学的工作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生工作平稳有序、社会和谐稳定,请问科学的工作思路包括()。
  • A、坚守底线
  • B、突出重点
  • C、完善制度
  • D、引导预期


  • 17、(简答题) 一、单选题(共10题,33分)


    18、(多选题) 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请问以下能体现这句话深刻内涵的有()
  • A、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 B、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 C、增进民生福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 D、增进民生福祉是一次深刻而伟大的变革


  • 19、(多选题)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工作,以下关于基层治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 B、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向基层下移
  • C、县城是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
  • D、基层治理要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 20、(多选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的社会氛围,建设___、___、___、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 A、人人有责
  • B、人人负责
  • C、人人尽责
  • D、人人享有


  • 21、(多选题)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请问,社会治理的重要理念包括()。
  • A、共建
  • B、共治
  • C、共享
  • D、共富


  • 22、 有一种经验“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这是指()。
  • A、虹桥经验
  • B、枫桥经验
  • C、安吉经验
  • D、浦江经验


  • 23、 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作用,解决着治国安邦大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的是()。
  • A、社会安全体系
  • B、社会保障体系
  • C、社会优化体系
  • D、社会应急体系


  • 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如果处理不好这一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 A、教育
  • B、养老
  • C、就业
  • D、住房


  • 25、 习近平总书记曾描述一种制度为:“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请问这一制度是指()。
  • A、所有制制度
  • B、收入分配制度
  • C、社会主义市场制度
  • D、土地税收制度


  • 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每个人都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这句话说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原则。
  • A、坚持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 B、坚持推行更多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
  • C、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让所有劳动者在推动发展中分享发展成果
  • D、坚持把发展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的生活


  • 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善民生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句话说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针。
  • A、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 B、坚持高效工作、常态工作
  • C、坚持优先工作、责任明确
  • D、坚持机制完善、清晰工作


  • 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这句话表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 A、深入基层,大力发扬调查研究之风
  •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C、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预期
  • D、加大重点地区和人群的政策倾斜


  • 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民生和发展是一对重要的关系,以下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的是()。
  • A、民生是解决发展的“总钥匙”,发展是民生的“指南针”
  • B、民生是促进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民生谈发展是无本之木
  • C、抓民生就是抓发展,要持续不断改善民生
  • D、民生与发展相联系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外需


  • 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必须一手抓好的第一民生工程。
  • A、相对贫困
  • B、绝对贫困
  • C、两极分化
  • D、贫富不均


  • 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要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更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 A、增进民生福祉
  • B、调节收入分配
  • C、减少贫困人口
  • D、保证人人平等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
    • 上一场考卷:
    • 下一场考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