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师5-5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不可过早分发餐具,以免餐具受到污染,通常在开餐前( )左右分发。
2、 碗应选用底部防滑、双层的不锈钢碗,避免幼儿端饭时烫伤,同时便于( ),且不易摔碎。
3、 ( )幼儿基本能够熟练使用筷子,应以使用筷子为主。
4、 托幼机构选用的筷子要适合幼儿使用,即夹取食物时食物不易滑落,且( )应更换一次,严禁使用有霉变、开裂等现象的筷子。
5、 分发餐具时请幼儿保持安静,避免嬉笑打闹。
6、 餐具的消毒应该以化学消毒(高温)为主、以物理消毒(用水溶解消毒片浸泡)为辅。
7、 ( )以内婴幼儿的食欲较为旺盛;但是还没有形成进餐的规则意识。
8、 下列( )情况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9、 ( )幼儿的进餐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勺子进餐,开始学习使用筷子进餐。
10、 5-6岁幼儿有较好的食欲,能主动吃完自己的饭菜,并且在( )能主动要食物。
11、 4岁以内幼儿注意力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所吸引,导致进食时不专注,食欲下降。
12、 从生理特点来看,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
13、 幼儿时期养成良好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的第一步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14、 食物在人体胃内的排空时间在4-6小时,幼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其排空时间相对较短,大约为( )。
15、 进餐时饭碗应放在距离桌子边缘( )cm的位置,放得过近容易打翻饭碗,放得过远吃饱时幼儿容易趴在桌上,影响进餐。
16、 中大班幼儿() 的活动能力较小班幼儿更强,规则意识也更强,保育师可以指导中大班幼儿使用筷子进餐。
17、 漱口的方法是幼儿含一小口温开水,鼓漱3-8次,轻轻地将水吐入洗手盆中,反复5次,或根据情况酌情增加次数。
18、 保育师要关注幼儿漱口的过程,发现漱口动作不正确应及时给予提醒。
19、 ( )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对人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 水在维持体温的稳定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下列( )不是水还起着的作用。
21、 为确保幼儿能喝到干净、卫生的饮用水,保育师应定期对保温桶、饮水机、水本等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以防止( )的发生。
22、 水不仅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还是人体进行( )不可缺少的溶剂,人体内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
23、 一般保温桶和饮水机应每日清洁,两周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24、 水杯应每日清洗、消毒,如果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饰品,应当及时清洗、消毒。
25、 一般来说,( )的幼儿每日每千克体重应补充70-110mL的水。
26、 年龄越小,新陈代谢越( ),饮水量相对越多,饮水的次数也数多。
27、 在炎热的复季,婴幼儿( ),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和饮水次数。
28、 托幼机构选择为幼儿提供白开水,一般需用( )盛放。
29、 在幼儿接好水前应及时关掉饮水机电源,避免机器内的水反复烧开。
30、 保温桶或饮水机应远离活动区域放置,避免幼儿活动时撞到。
31、 在组织幼儿做游戏时,保育师通过( )、唱儿歌让幼儿知道饮水的重要性。
32、 教育幼儿饮水时不玩水,不把水洒落在桌面上或地面上,饮水时应( )。
33、 教育幼儿饮水前洗手、有序取水,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幼儿在饮水后应把水杯杯口朝上放在( )。
34、 教育幼儿饭前、饭后半小时内少饮水,( )更不宜饮水。
35、 保育师教育幼儿剧烈运动后先稍加休息再饮水。
36、 保育师教育幼儿可以喝冰水。
37、 下列( )不是培养幼儿饮水习惯。
38、 下列( )因素不是影响幼儿的饮水量。
39、 保育师要对每个幼儿的( )等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照顾好每个幼儿,及时提醒其补充水分。
40、 在幼儿饮水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保育师还可采取( )、树立榜样等方式度幼儿乐于接受,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41、 幼儿愿意喝白开水多为之前在家养成的习惯,幼儿入托幼机构后可表现为少喝甚至拒绝喝白开水。
42、 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逐步培养、反复强调、不断强化 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
43、 ( )对婴幼儿健康发育有关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之一。
44、 在睡眠中,脑垂体分泌大量( ),可以促进婴幼儿身体的生长及大脑皮层的发育。
45、 ( )会使婴幼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无疲倦感和无力感,从而保证婴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46、 人体在睡眠中对( )的消耗最少,充足的睡眠能消除婴幼儿的疲劳,使其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调整。
47、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48、 婴幼儿每日需要的睡眠时间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越短。
49、 1岁以内的婴儿应按照( )的顺序来安排生活、活动。
50、 养育婴儿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婴儿( ),或一边吃奶一边睡。
51、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孩子普遍跟着大人的作息,睡得较晚,睡眠普遍不足,因此就更需要用( )来补充体力。
52、 复季人比较容易困倦,也可适当( )睡眠的时间,以补充体能的消耗。
53、 有的孩子在入睡时有嗅被角、嗅毛巾、吸吮手指或抱毛绒玩具睡乖习惯;这些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严重。
54、 天气热,孩子还抱折长毛绒玩具睡觉,等他睡着后,可以尝试把玩具一放置枕边,以免孩子出汗太多。
55、 一般在入睡前不要安排活动,以免婴幼儿过分兴奋,可以用( )等引导婴幼儿平静进入睡眠。
56、 穿( )的衣服,或盖着过厚的被子,会妨碍婴幼儿自由活动、翻身。
57、 婴幼儿饮食正常,食欲不减,不需要在( )加餐。
58、 ( )后婴幼儿膀胱容量增大,睡眠时可不需唤起小便。
59、 如住房迁移、卧室改动、抚育人变换或外出等,婴幼儿平时生活规律发生变动,均可使睡眠发生障碍。
60、 婴幼儿患病和发热、鼻塞、呼吸不畅、腹泻、患蛲虫病和蛔虫病等,不会引起婴幼儿睡眠时哭闹不安。
61、 一般体弱的孩子应安排在背风处,( )的孩子安排在通风处不能吹对流风。
62、 感冒、咳嗽的孩子床位最好与其它孩子( )。
63、 被褥用久了,会因为人体散发的热气而变得潮湿,影响( )的效果。
64、 潮湿的被褥容易滋生细菌,而太阳中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是最简单有效的灭菌防病措施。
65、 被褥经太阳光的照射后会有一种淡淡的香味,对提高睡眠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66、 安排床位时,应做到全体孩子交叉睡。
67、 保育师应根据( )确定睡眠室开窗通风的时间和次数,保证睡眠室空气流通,新鲜。
68、 通常室内的温度控制在( ),湿度保持40%-60%。
69、 婴幼儿就寝脱衣和起床穿衣时都需要将( ),以防婴幼儿受凉。
70、 睡眠室的光线应( ),婴幼儿睡觉时应关灯。
71、 睡眠室内外应保证相对安静,没有噪声。
72、 夏天,室内空气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一盆水来增加睡眠室湿度。
73、 睡眠( )的创设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刚入托幼机构的婴幼儿,帮助他们建立归属感是最关键的。
74、 下列( )不是保育师做好入睡前的心理准备。
75、 ( )中指出: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依赖感。
76、 保育师的态度要温和,说话的语气要( ),声音要轻柔,为婴幼儿的睡眠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77、 入睡前,应注意保持孩子的良好情绪,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安然入睡。
78、 婴幼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出现焦虑和哭闹现象,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保育师可以从环境入手,营造像家一样的环境,有助于帮助其建立爱的需要。
79、 下列( )不是睡前幼儿的活动安排。
80、 ( )会使幼儿中枢神经兴奋,不利于睡眠。
81、 下列( )不是保育师在幼儿睡前组织的相对安静的活动。
82、 保育师在组织幼儿上床前一定检查幼儿的( )等,将小夹子、纽扣、小刀等危险物品拿出来,防止幼儿在睡眠过程中因安全隐患而发生意外。
83、 如果幼儿吃饱时进食大量汤水,而午饭和睡眠的间隔时间相对较短,则容易尿床。
84、 幼儿上床睡觉前,保育师不用提醒其排尿。
85、 如果发现有被子捂住口鼻的,要及时帮助幼儿将被子往下拉一拉,盖到( )处即可。
86、 随着( )及身体的生长发育,幼儿的好奇心及随意动作不断增加。
87、 在组织幼儿睡觉时,保育师一定检查床上用品和衣裤是否( ),排除安全隐患。
88、 下列( )不是幼儿睡眠的安全知识。
89、 如果不慎将枕头、被褥或衣裤上的线头缠绕在手指上,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甚至造成手指坏死。
90、 幼儿睡眠时,不需要注意观察幼儿的睡眠情况,加强巡视,不会被子捂住幼儿口鼻。
91、 下列( )不是常见的不良睡姿。
92、 当保育师发现幼儿有( )的不良睡姿时,应用一只手轻轻地托住其头部,将另一只手放在幼儿身体对侧,双手配合将幼儿身体同一侧翻动,将其睡姿调整正确。
93、 以下( )不是保育师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睡姿的方法。
94、 对于睡姿异常的幼儿应注意观察其是否有( )的异常。
95、 保育师在调整幼儿睡姿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弄醒幼儿。
96、 正确的睡姿为蒙头睡或左侧卧,身体自然弯曲,被子盖在脖子的下面。
97、 个别幼儿做噩梦哭喊时,保育师( ),用轻柔的语言进行亲切的安慰,或者帮助其调整睡姿,使其恢复平静继续入睡。
98、 保育师应( )幼儿的排尿规律,及时叫醒个别幼儿避免其尿床。
99、 保育师在( )过程中应动作轻柔,避免大声说话,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100、 当幼儿出现发烧、惊厥、腹泻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通知( ),立即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101、 不用控制幼儿午餐的喝汤量,避免其午餐时反复排便或排尿,不影响睡眠质量。
102、 保育师应向家长充分了解幼儿的睡眠习惯及( ),尊重幼儿的生活规律,通过家园共育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睡眠习惯。
103、 在幼儿入睡前,保育师可能在寝室播放( )或讲故事,让幼儿尽快入睡。
104、 保育师帮助幼儿掌握穿脱衣裤和鞋袜、( )的正确方法,可以树立榜样,在幼儿中建立起向同伴学习的氛围。
105、 保育师可以大力( )穿脱衣裤和鞋袜、整理床上用品较好的幼儿,并鼓励他们进行示范或帮助其他幼儿。
106、 幼儿规律的作息习惯、正确的睡姿等需要托幼机构培养。
107、 保育师帮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训练穿脱衣裤和鞋袜、摆放床上用品的方法,同时巩固已养成的独自入习惯。
108、 在幼儿入睡前指导其( ),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09、 保育师提醒幼儿不带玩具进入( ),帮助女孩子发夹取下交给教师保管。
110、 对于体质较好,怕热的幼儿,保育师可以将他们的床铺安排在( )、窗户旁等通风好的地方,以保证其睡眠质量。
111、 对有高热惊厥史、患有癫痫等疾病的幼儿,可将床铺安排在保育师( )的地方,方便保育师观察与护理。
112、 上床前,托班、小班幼儿的床保育师事行摊好被子,中大班幼儿的床由自己摊好被子。
113、 睡眠时可以用外衣裤做枕头,卫生,也可把外衣裤放在床尾被褥下面。
114、 对于经常尿床的孩子,保育师应给予特别的( )。
115、 保育师要注意观察,掌握孩子的排尿规律,或在睡前给他穿上纸尿裤,缓解孩子和老师的压力,尤其是对未满( )的孩子。
116、 对( )的孩子,保育师应组织他们提前入睡。
117、 入睡前要提醒他小便,入睡后保育师要经常过去( )其被褥,如有尿床,应及时予以更换。
118、 对体质较好、怕热的孩子,保育师可以把他们的床铺安排在睡眠室门口、窗户下面等通风好的地方,以保证其睡眠质量。
119、 通常保育师可以安排孩子们按小组分批入睡、起床,( )和体质弱的孩子一般可先安排入睡,而容易哭闹的孩子则需安抚好情绪最后睡。
120、 起床后,必须在全体孩子( )才可整理床铺和被褥,如使用移动折叠床需注意安全。
121、 ( )应该做到衣裤即脱即睡,起床时尽快穿好衣裤,防止孩子着凉。
122、 冬季睡眠时,睡眠室窗户( ),注意避免对流风。
123、 孩子们入睡时保育师需关注他们的睡姿,巡视中纠正俯卧、跪卧、蒙被入睡等不良睡姿,不用调整睡姿。
124、 午睡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需做好“两开两关”,即脱衣前,穿衣前关窗,午睡时、穿好衣服后适当开窗。
125、 在巡视过程中,对较为( )的孩子要给予特别关注,做好特殊的照顾。
126、 保育师在午睡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 )。
127、 下列( )不是保育师巡视中的注意事项之一。
128、 午睡时,发现婴儿异常情况根据婴幼儿的不同年龄进行相同的指导。
129、 正确处理婴幼儿睡眠中的特殊习惯。
130、 ( )是指幼儿从依赖他人到独立所发展出的能力。
131、 小班幼儿知道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手机等不超过( )。
132、 大班幼儿能每天早晚( )、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133、 自理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幼儿( )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重要任务。
134、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促进其大小肌肉群的发育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135、 幼儿在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
136、 婴儿在( )内,头还不能竖起来时,怀抱婴儿时要注意抱姿,可以让婴儿身体横躺在育婴员的臂弯中,一般不竖着抱。
137、 在喂奶后让婴儿( ),头靠在育婴员胸肩部,轻拍婴儿背部片刻,但是必须要托着婴儿的臀部,颈部也要有依托。
138、 下列( )不是直接抱婴幼儿的各种姿势。
139、 婴儿在( )之后已经能坐稳了,可以让他坐在育婴员的腿上,婴儿可以面对或背对育婴员,也可以侧坐。
140、 抱在肩上是指婴儿在3-4个月之后,头已经能竖起来时,把婴儿竖着抱,身体靠在育婴员胸前,头靠在肩上。
141、 婴儿在3个月之后已经能坐稳了,可以让他坐在育婴员的腿上,婴儿可以面对或背对育婴员,也可以侧坐。
142、 保育师怀抱婴儿时要调整好( )。
143、 婴儿身体横躺在保育师的背弯中,身体呈( )。
144、 把婴儿抱在肩上,保育师一手托着婴儿的( ),另一手托着婴儿的臀部,婴儿的头竖着可以自由转动,感到舒适。
145、 ( )的方法是轻轻地唤醒婴幼儿,将一只手伸入婴幼儿颈下托起头部,另一手托住臀部,两手同时稳稳地抱起,婴幼儿身体呈水平位,不要卷曲。
146、 婴幼儿不同睡姿的抱起方法有仰卧抱起和右侧卧抱起。
147、 保育师放下婴幼儿的动作要领是:将婴幼儿轻轻抱离身体,( ),弯腰,一手托住颈部,一手托住臀部。先放下身体的后半部,再放下上身和头部,最后抽出双手。
148、 抱婴幼儿时保育师不要与婴幼儿靠得太紧密,以免( )的病菌给婴幼儿娇嫩的皮肤构成威胁。
149、 保育师不要抱着婴幼儿摇晃,因为保育师很难掌握( ),可能会损伤婴幼儿的头部。
150、 抱婴幼儿时,保育师要经常留意婴幼儿的( ),避免( )被折压。
151、 在抱起和放下婴幼儿时,动作一定要轻柔。
152、 在抱起和放下婴幼儿时,注意支撑住婴幼儿的头部、腰部,确保每一个过程都平稳、安全。
153、 准备出行的替换衣服,厚薄需要适当搭配,数量视在外停留的时间长短而定,至少要( )。
154、 婴幼儿还不能自控大小便时,带上纸尿布,不仅换起来方便,而且吸水性好,适合( )时使用。
155、 以下( )不是出行前要做好的准备。
156、 外出旅游时给婴幼儿换纸尿布要注意避风,如果气温比较低,最好把纸尿布、湿巾等( )再用,以免婴幼儿受凉。
157、 医药箱里面应有退烧药、温度计、创可贴、用于清洁.鼻腔的盐水滴鼻液和滴球以及饑子等。
158、 如果婴幼儿吃母乳,不用准备防溢奶垫。
159、 在( )的季节带婴幼儿出行是最佳的选择。
160、 天气较冷的时候,婴幼儿的( )要多准备几条,以便尿湿后能迅速更换。
161、 天气较冷的时候,要带上( ),在旅游中随时可以灌装热水,用于冲泡奶粉、吃点心。
162、 夏季到光照比较充足的地区旅游,要带好遮阳帽、( )和防晒指数比较高的婴幼儿防晒霜。
163、 夏季旅行时,即使是使用纸尿布也要及时更换,以免发生尿布湿疹。
164、 冬季婴幼儿容易出汗,要备些凉开水,以满足婴幼儿随时喝水的需要。
165、 ( )之内的婴儿,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就需要带上足够的奶粉、奶瓶,奶粉应该置于专用存放盒里保存。
166、 6-12个月的婴儿,已经会爬和( )了,要注意看护,防止跌倒。
167、 当婴幼儿对陌生环境不太适应时,可能会( )。
168、 尽量让婴幼儿在外的作息时间和在家时一致,行程安排应轻松悠闲,保证婴幼儿有充裕的( )。
169、 24-36个月的婴幼儿外出时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安全。
170、 乘车时,不要让婴幼儿自己坐在宽大的座位上,因为在没有有效支撑的状态下, 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减速都不会造成婴幼儿意外伤害。
171、 婴幼儿的衣服应该易穿易脱,最好穿各部分都十分( )连衣裤,也可以选择套头衫。
172、 在婴幼儿衣服的选择:不要让其穿紧身衣裤,这样婴幼儿不舒服并可能会影响( )的发育。
173、 1岁以后幼儿会走路时选择( )更适合学走路,但要注意裤脚管不要太长,以免影响行走和导致外阴部细菌感染。
174、 下列( )的纯棉料衣服面料不适合婴幼儿。
175、 婴幼儿的毛衫不要用马海毛或腊纶编织,因化纤制品容易引起婴幼儿皮肤过敏。
176、 婴幼儿的衣服可以手洗或机洗,但要单独清洗,可使用纤维柔顺剂、漂白剂来 洗婴幼儿的衣物,残留于衣服上不会刺激婴幼儿的皮肤。
177、 婴幼儿在学步后,也尽量( )站立和行走,这样可锻炼足弓和脚腕,足弓会慢慢地弓起来,脚腕也会变得强劲有力。
178、 婴幼儿穿鞋子也要选择适当宽大些的软底鞋,这样便于婴儿脚部的活动,常常选用( )或绒线编结的鞋子。
179、 婴儿一般要到7-8个月才刚刚学会扶站,这时候,他们是用( )的,慢慢地就用整个脚掌着地了。
180、 婴儿学步前应( ),在学步时应穿鞋底软硬结合的鞋子,鞋底前1/3为软底,后2/3为硬底,并要选择防滑底的。
181、 婴幼儿鞋子要足够大,使脚趾头不至于卷曲着,婴幼儿站着不动时,脚伸进鞋子后, 脚趾前面留有1cm的空隙。
182、 9-10个月的婴儿学走路时也是这样,大多数婴儿都是用脚尖走路,所以所穿的鞋子要符合婴幼儿生理特点。
183、 幼儿学习穿脱衣前应先分清上衣的( )。
184、 脱前开襟上衣的方法是双手配合,( )将纽扣解开,一只手从背后抓住另一侧袖口将其脱掉,然后另一只手从背后脱掉另一侧袖子。
185、 脱套头上衣应先将两只袖子脱掉,再抓住( )往上脱掉。
186、 幼儿学习穿脱鞋子前,应能分清鞋子的( )。
187、 穿鞋子是先解开鞋扣或鞋带,然后用手抓住鞋跟将鞋子脱下。
188、 穿袜子的方法是将袜跟朝下、袜简朝上,双手抓住袜简,捏到袜头处(拇指在内、四指在外),把脚伸人袜头内,将袜简向上拉。
189、 保育师要指导( )幼儿自己穿脱衣裤、鞋袜。
190、 穿衣裤、鞋袜的顺序是( )。
191、 为避免幼儿着凉,在寒冷的冬季,保育师应指导幼儿先穿上衣,再穿袜子、裤子、鞋子;脱衣服时应最后( )。
192、 保育师应指导幼儿将脱下的衣服整齐地叠放在( ),将袜子放在鞋子里,将鞋子整齐地摆放在床下靠床尾侧或放在床尾的鞋柜里。
193、 幼儿穿好衣裤、鞋袜后,保育师应检查并指导幼儿整理衣领、袖口、裤腿、裤腰、鞋带等。
194、 穿衣裤、鞋袜的顺序是鞋子一袜子一裤子一上衣。
195、 在寒冷的冬季,保育师应提醒幼儿睡前( )。
196、 保育师要督促幼儿在穿脱衣服时动作迅速,不要边脱边玩,以免( )。
197、 对于年龄较小、能力较差的幼儿,在其穿脱困难时保育师应给予( )。
198、 幼儿睡醒起床穿衣服时,保育师应先照顾( ),多指导和帮助自理能力差的幼儿。
199、 保育师在最后应检查幼儿的鞋子是否穿反、鞋扣是否扣好、鞋带是否系好,以免幼儿活动时绊倒。
200、 每个幼儿可能有自己穿脱衣裤的方法,只要幼儿穿得快、穿得好,必须限于某一种模式。
201、 注意( )是预防病从口人的重要环节,幼儿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202、 ( )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03、 应培养幼儿养成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室内就立即( )的习惯。
204、 坚持每日( )可以保持幼儿皮肤的清洁、干爽,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205、 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娇嫩,皮肤防御能力较好,汗液及其他排泄物刺激皮肤时容易引发皮肤感染。
206、 保育师应督促幼儿勤理发、勤剪指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07、 保育师要从引发幼儿的( )出发,根据动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盟洗习惯。
208、 通过营造良好的盥洗室公共区域环境,发挥公共区域的( )。
209、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当他们因缺乏自控力而不认真洗手时,以下不属于保育师有意识地用( )方式及时提醒。
210、 在托幼机构中,( )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 )的日常行为会对幼儿个人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11、 在一日生活中,保教人员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身体力行,做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带动幼儿,发挥榜样的作用。
212、 保教人员应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盥洗情况,引进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使托幼机构的盥洗教育更有教育性。
213、 ( )是幼儿在托幼机构进行的最频繁的一项盥洗活动。
214、 ( )活动一般是在幼儿每日晨起及午睡起床后进行的。
215、 保育师应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洗手时机,使幼儿做到( )能主动洗手。
216、 保育师应指导幼儿有序地( )进入盥洗室,人数过多时幼儿应懂得排队、耐心等待。
217、 保育师应教会幼儿正确地进行洗,并教育幼儿有节约用水的意识,在盥洗时控制水流大小、动作迅速、不玩水。
218、 保育师应指导幼儿按照标记找到自己的个人卫生用品,并在盥洗过程中做到个人卫生用品随时每个人都能用,不与其他小朋友混用。
219、 很多幼儿在做游戏时常常因为( )而忘记排便、排尿,甚至出现不想中断玩要和游戏而有意憋便、憋尿的情况。
220、 幼儿出现尿裤子的情况,下列( )不是保育师的处理方法。
221、 下列( )不属于保育师在幼儿排便时的教导。
222、 保育师要勤于和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对幼儿进行排便、排尿训练,逐步使幼儿养成及时排便、排尿的好习惯。
223、 保育师在做游戏前不用提醒幼儿排便排尿。
224、 通常幼儿在排便前会发出身体信号,保育师应注意观察,提醒幼儿及时排便,对于( )的幼儿,保育师可协助其排便。
225、 幼儿的排便时间一般宜控制在( )左右。
226、 幼儿容易便秘,下列( )不是引起幼儿便秘的原因。
227、 幼儿成功排便后,保育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不要以消极态度对待幼儿的排便,以免其出现( )。
228、 为了改善幼儿便秘的情况,除保证适量饮水、膳食合理外,保育师还应引导幼儿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这样可以及时将体内废物排出,防止其便秘。
229、 排便时间过长,有可能排不尽,使废物在体内堆积形成宿便,不利于幼儿身体发育.
230、 的幼儿膀胱的收缩能力和储尿能力都有所增强,是排尿训练的最佳时期。
231、 ( )以后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能力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保育师要培养、指导幼儿在有尿意后直接到厕所排尿,且排完尿后及时冲水、洗手。
232、 对幼儿进行排尿指导与训练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有尿意的情况下能够自主控制,并及时将尿液排在( )。
233、 保育师应注意观察幼儿排尿前的( ),掌握幼儿排尿的规律和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表达尿意。
234、 2岁以后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能力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235、 婴幼儿盥洗时,以下( )不属于保育师要准备的物品。
236、 保育师在孩子们盥洗过程中应做到( )。
237、 ( )及时擦干盥洗室地面及洗手池上水渍。
238、 洗手前保育师应指导婴幼儿先将袖口挽起,并轻轻打开水龙头,浸湿( ),挤适量洗手液,然后运用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
239、 洗指背的方法是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240、 洗拇指的方法是一只手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