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位置: 线上活动  >  在线答题  >  答题题库

13

2025-05-24 19:39:05.226.0.64223

13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多选题) 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以下关于政治安全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和长期执政地位
  • B、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C、要毫不动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D、政治安全与人民安全、国家利益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


  • 2、(判断题)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与进步必须处理好的重要问题之一。()
  • A、正确
  • B、错误


  • 3、(判断题) 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是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
  • A、正确
  • B、错误


  • 4、(判断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当下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国家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安全能力显著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民心更加稳固。()
  • A、正确
  • B、错误


  • 5、(判断题)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 A、正确
  • B、错误


  • 6、(判断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
  • A、正确
  • B、错误


  • 7、(判断题)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 A、正确
  • B、错误


  • 8、(判断题) 坚持党的领导是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 A、正确
  • B、错误


  • 9、(判断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包含的“国际安全理念”分别为: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
  • A、正确
  • B、错误


  • 10、(判断题) 传统媒体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
  • A、正确
  • B、错误


  • 11、(判断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促进社会安全为依托。()
  • A、正确
  • B、错误


  • 12、(多选题) 当前,面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叠加的新形势,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以下选项中完全属于非传统安全的有()。
  • A、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
  • B、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太空安全
  • C、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
  • D、社会安全、核安全、科技安全


  • 13、(多选题)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就要做到()。
  • A、既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又防范“灰犀牛”事件
  • B、既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有应对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 C、既有防范抵御风险的准备之战,也有化险为夷、转为危机的战略主动
  • D、既有建设平安中国的决心,也有稳定局面的态度


  • 14、(多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构建平安中国的内容包括()()
  • A、努力建设治理效能更强的平安中国
  • B、努力建设安全稳定局面更巩固的平安中国
  • C、努力建设环境宜居的平安中国
  • D、努力建设人民更满意的平安中国


  • 15、(多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系。”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就要做到()。
  • A、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 B、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 C、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
  • D、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 16、(多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要维护社会安全,就要做到()。
  • A、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 B、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
  • C、打击各种形式的分裂主义行径
  • D、严惩各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


  • 17、(简答题) 一、单选题(共10题,33分)


    18、(多选题) 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每10万人中发生命案数处于世界最低水平,民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升至2021年的98.62%,持续保持高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这说明()。
  • A、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更加有力
  • B、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 C、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全面维护
  • D、平安中国建设的目标已经达成


  • 19、(多选题) 维护国家安全,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需要用系统思维和方法。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做好统筹工作,就要统筹好()的关系。
  • A、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
  • B、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
  • C、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 D、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 20、(多选题) 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树立()的全球安全观。
  • A、共同
  • B、综合
  • C、合作
  • D、可持续


  • 21、(多选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 A、“黑天鹅”
  • B、“灰犀牛”
  • C、“大白鲨”
  • D、“黄老虎”


  • 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以下关于网络安全说法错误的是()。
  • A、网络安全的维护需要深化网络综合治理
  • B、维护网络安全需要提升国家关键数据资源的保护能力
  • C、人工智能会冲击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因此需要摒弃
  • D、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增强数据安全语境和溯源能力


  • 23、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我们必须聚焦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让社会秩序更加稳定有序,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A、保障中国
  • B、平安中国
  • C、安全中国
  • D、稳定中国


  • 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我们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要不断提升(),努力化解各种重大风险。
  • A、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
  • B、辩证思维和开放思维
  • C、战略思维和斗争思维
  • D、创新思维和系统思维


  • 25、 构建统筹各领域的安全,一定要维护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这是主阵地和主战场,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请问以下选项中不都属于国家安全工作重点领域的是()。
  • A、维护国土、经济、社会安全
  • B、维护网络、人工智能、数据安全
  • C、维护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 D、维护外部、生态、文化安全


  • 26、 我们要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保障新发展格局。
  • A、新稳定格局
  • B、新安全格局
  • C、新质量格局
  • D、新生存格局


  • 27、 发展和安全是两件大事,统筹好二者关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请问对二者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展解决的是动力问题,是推动国家民族赓续的根本支撑
  • B、安全解决的是保障问题,是确保国家民族行稳致远的坚强柱石
  • C、安全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钥匙,安全就是最大的发展
  • D、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


  • 28、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在这一安全观中居根本和首要位置的是()。
  • A、经济安全
  • B、政治安全
  • C、科技安全
  • D、军事安全


  • 29、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诗词都与国家安全相关,国家安全古往今来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永恒不变的核心,以下古文中不属于国家安全主题的是()。
  • A、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 B、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 C、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 D、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 30、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思想体系,关键在“总体”,突出的是()理念。
  • A、“整安全”
  • B、“多安全”
  • C、“新安全”
  • D、“大安全”


  • 31、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两件大事,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与进步必须处理好的首要问题。
  • A、繁荣与稳定
  • B、安全与和谐
  • C、发展与安全
  • D、幸福与改革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
    • 上一场考卷: 12
    • 下一场考卷: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