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位置: 线上活动  >  在线答题  >  答题题库

供热工程

2025-06-24 14:47:10.226.0.66217

供热工程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为了避免和减少实际运行时通过立管的流量过分偏离设计流量,在异程系统的水力计算时力求立管的不平衡率控制在( )内。
  • A、10%
  • B、15%
  • C、5%
  • D、20%


  • 2、 根据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方式不同,供热系统分为( )
  • A、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 B、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 C、枝状管网和环状管 网
  • D、单管制系统和双管制系统


  • 3、(多选题) 供热系统设计供回水温差根据热源种类和热用户要求确定,当采用大温差时,则( )。
  • A、流量大,输送热量增大
  • B、流量小,管径小,省投资
  • C、降低输送热水的耗电,节省运行费用
  • D、增加水泵的电耗,增加运行成本


  • 4、 设计供水温度( )的系统称为低温水供热系统。
  • A、<80℃
  • B、≤60℃
  • C、<130℃
  • D、≤100℃


  • 5、 ( )能同时反映热负荷随室外气温变化及其在全年的时间分布,从中可得年耗热量。
  • A、水压图
  • B、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 C、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 D、热负荷全年分布图


  • 6、(多选题) 属于季节性负荷的有( ),室外的气温对它们起着主要作用。
  • A、热水供应
  • B、空调
  • C、供暖
  • D、生产工艺
  • E、通风


  • 7、 集中供热管网的基本类型分为( )管网。
  • A、开式和闭式
  • B、枝状和环状
  • C、机械循环和自然循环
  • D、单热源和多热源


  • 8、(多选题) 与蒸汽供热系统相比,热水供热系统具有( )等优点。
  • A、循环利用,能节约用水
  • B、热 损失小,可节省能耗
  • C、无凝水回收等,管理简单
  • D、便于改变温度或流量来调节供热量
  • E、可长距离输送


  • 9、(多选题) 采用 等温降法计算同程式系统可以采用()。
  • A、通过最远立管的环路作为主计算环路,通过最近立管的环路作为次计算环路
  • B、次计算环路与主计算环路上的两个交点不平衡率控制在5%以内。
  • C、中间立管作为主计算环路,最近和最远的立管作为次计算环路。
  • D、其他计算立管与相应立管的资用压头的不平衡率控制在10%以内。


  • 10、(多选题) 关于供热系统两级网的正确描述是( )
  • A、从换热站到热用户的管网称为一级网
  • B、一级网和二级网之间采用间接连接
  • C、一级网设计供 回水温度高,温差较大
  • D、二级网与热用户之间必须直接连接
  • E、两级网用于大中型、高温水供热系统


  • 11、 采用等温降法计算异程式系统时,通常采用()。
  • A、并联环路作为计算环路
  • B、将总长度最长的环路作为最不利环路
  • C、流量平均分配
  • D、最不利环路的计算作用压头之和低于10%时,需要调整管路。


  • 12、(多选题) 等温降法水力计算的假设条件是()。
  • A、忽略管路中的散热
  • B、各立管中的温降相等
  • C、各立管 中的压降相等
  • D、并联环路中的压降相等
  • E、并联环路中的温降相等


  • 13、(多选题) 已知供暖各管段的热负荷,通过水力计算可以确定( )。
  • A、各管段的管径
  • B、各计算管段的流量
  • C、计算管道的阻力损失
  • D、系统所需要的作用压头
  • E、各管段的比摩阻R


  • 14、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推荐值为( )Pa/m。
  • A、<60
  • B、60~100
  • C、60~120
  • D、30~70


  • 15、 重力循环的作用压头是由( )产生的循环动力。
  • A、高位水箱势能
  • B、水泵扬程
  • C、高度差
  • D、各部分水的温差引起水的密度差


  • 16、 室内机械循环供暖系统中的流动状态位于( )。
  • A、阻力平方区
  • B、层流区
  • C、过渡区
  • D、水力光滑区


  • 17、(多选题) 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特点()。
  • A、热舒适性好
  • B、设计负荷降低
  • C、不能使用低温热源
  • D、水力稳定性好
  • E、卫生条件好,不占室内空间
  • F、热惰性小,无法响应供热调节


  • 18、(多选题) 制定水压图的原则是( )
  • A、不超压
  • B、不汽化
  • C、不倒空
  • D、不吸气
  • E、保 循环


  • 19、(多选题) 供热系统确定后,当热源循环水泵出口阀门的开度减小,将发生以下变化( )
  • A、热源管路阻力数加大
  • B、系统总阻力数减小
  • C、系统总流量减少
  • D、各热用户的流量发生一致等比失调
  • E、各热用户的流量发生


  • 20、 关于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正确的描述是( )
  • A、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取决于系统的水力特性
  • B、循环水泵组特性曲线与供热系统的水力特性曲线的交点是该水泵组的工作点
  • C、供热系统的管段确定,则系统的阻力数不变
  • D、若某管段阻力数发生变化,而该管段与管网末端之间的其他管段阻力不变,则位于该管段与管网末端所有热用户流量等比变化


  • 21、(简答题) 实际供热系统的 水力稳定性系数范围是0<y<1,可得出以下措施( )提高系统的水力稳定性


    22、 供热管网上的热用户A的水力失调度x=1.05,用户B的水力失调度x=1.25,两者属于( )
  • A、非一致水力 失调
  • B、非等比水力失调
  • C、等比水力失调
  • D、无水力失调


  • 23、(多选题) 供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水力系统和热 力系统,导致运行时系统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 )
  • A、设计热负荷为概算值,与实际热负荷不完全一致
  • B、负荷种类简单,多为随季节变化的供暖负荷
  • C、设计时各环路存在水力不平衡
  • D、供热规模的变化导致系统管路、流量、压力分布发生变化


  • 24、(多选题) 关于补水泵正确的描述( )
  • A、采取一用一备,2台以上
  • B、正常补水量取循环水量的1%
  • C、扬程与建筑物高度无关
  • D、扬程与静水压线高度有关


  • 25、(多选题) 循环水泵选型应注意以下( )等事项
  • A、水泵的工作点应在其高效工作区内
  • B、水泵至少考虑1开1备,4台及以上并联运行时,可不设备用水泵
  • C、水泵的承压耐温能力应与其安装处管道的设计参数相适应
  • D、流量可选取计算流量的1.1倍,相应地扬程取计算值的1.2倍左右


  • 26、 供热系统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不小于规定流量对应的最不利环路总阻力损失,包括( )
  • A、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
  • B、管网阻力和建筑物高度之和
  • C、热源、供回水干管和热用户的总阻力
  • D、热力入口和采暖入户的总阻力


  • 27、(多选题) 地面辐射板中加热管的敷设形式分为()。
  • A、整体式
  • B、平行排管式
  • C、电热膜
  • D、蛇形排管式
  • E、螺旋盘管式


  • 28、 ( )能反映供热系统内的压力、阻力损失及用户资用压力的分配、大小及变化情况
  • A、热力系统图
  • B、压力平衡图
  • C、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 D、水压图


  • 29、 热用户的高度较高,为了保证系统不超压,其水力工况应与管网隔绝,该热用户与热网采用( )方式连接
  • A、直接连接
  • B、间接连接
  • C、混水器连接
  • D、加压泵提升压力


  • 30、(多选题) 管路1的 体积流量为V1,阻力数为s1,管路2的体积流量V2阻力数为s2,则( )。
  • A、两者串联时s1= s2
  • B、两者并联时,总流量为sV1+sV2
  • C、两者串联时,总阻力数为s1+s2
  • D、两者并联时,总阻力数小于s1且小于s2


  • 31、(多选题) 关于供热管网正确的描述为( )。
  • A、简单枝状管网造价低,运行管理简单,但可靠性低,事故影响范围大,只用于中、小管网
  • B、根据管网的平面形状,分简单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 C、枝状管网加连通管可关断事故管段,形成新的供热路径,减少事故影响范围
  • D、干线成环,虽然投资增加了,调节调度都复杂了,但提高了供热可靠性。


  • 32、 关于供热管网水力计算错误的描述是( )
  • A、管网管道的流动状态大多数处于阻力平方区
  • B、热水在管道内流动时对任何一个闭合环路,各管段阻力损失的代数和等于零
  • C、为了不产生失调,尽可能采用同程系统
  • D、供热管网中的任一节点,流入与流出节点流量的代数和等于零


  • 33、 集中供热设计热负荷为500kW,供回水温度为120/70℃,循环水量为( )。
  • A、8600t/h
  • B、5000 t/h
  • C、8.6t/h
  • D、17.2t/h


  • 34、 现有住宅建筑2 0万㎡、公共建筑10万㎡,采取三步节能的住宅综合设计热指标为40w/㎡,公建为90w/㎡,该集中供热的供暖设计热负总计荷( )。
  • A、17000kW
  • B、1700kCal/h
  • C、170MW
  • D、17000kWh


  • 35、(多选题)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
  • A、冷风渗透耗热量
  • B、朝向修正耗热量
  • C、冷风侵入耗热量
  • D、风力附加耗热量
  • E、高度附加耗热量


  • 36、 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是指( )。
  • A、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度的平均值
  • B、散热器内蒸气的饱和温度
  • C、散热器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 D、散热器换热面两侧的对数温差


  • 37、 供暖系统中散热器以( )方式 为主来加热室内空气。
  • A、辐射传热
  • B、对流传热
  • C、热传导
  • D、综合


  • 38、(多选题) 当相邻房间()应计算户间传热量,在分户计量的供暖系统中会影响到户内散热设备及管道,并不计入热源和室外管网。
  • A、温差≥5℃
  • B、温差≥3℃
  • C、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房间总热负荷的10%
  • D、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不超过房间总热负荷的10%


  • 39、 通常房间高度()需要计入高度附加修正耗热量
  • A、>6米
  • B、4-8米
  • C、>8米
  • D、>4米


  • 40、 考虑到太阳辐射和南北向的温度平衡,朝向修正耗热量等于()的基本耗热量乘以相应的朝向修正率。
  • A、房间的所有围护结构
  • B、门、窗、外墙及屋顶的垂直部分
  • C、有玻璃窗的外墙
  • D、有天窗的屋顶


  • 41、 风力附加耗热量是考虑()而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不考虑修正,只对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海岸、旷野等建筑物,垂直外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
  • A、所建地点的主导风向
  • B、室外风速的变化
  • C、建筑物高度过高
  • D、远地面大气风速较高


  • 42、(多选题) 规定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的原因是()。
  • A、节约建筑工程造价
  • B、防止内表面结露
  • C、节省保温材料
  • D、降低内表面冷辐射造成的冷感


  • 43、 对多层住宅或其他多层民用建筑,在计算冷风渗透量时考虑()。
  • A、热压作用
  • B、风压作用
  • C、风压和热压联合作用
  • D、通风作用


  • 44、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是( )得出的。
  • A、理论计算
  • B、实验测试
  • C、经验公式
  • D、设计假设


  • 45、(多选题) 以匀质多层材料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分析,围护结构的K值与()有关
  • A、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换热系数
  • B、围护结构的材料吸水率
  • C、围护结构外表面的传热阻
  • D、围护结构各层的厚度
  • E、围护结构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
  • F、围护结构内的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


  • 46、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中的温差修正系数α和()有关
  • A、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 B、非供暖房间和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状况
  • C、室内采暖计算温度
  • D、相邻围护结构的表面温度


  • 47、 我国现行的暖通设计规范规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的日平均温度。
  • A、1天
  • B、3天
  • C、5天
  • D、15天


  • 48、(多选题) 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是通过房间的()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 A、楼梯间
  • B、门、窗
  • C、墙
  • D、地面、屋顶
  • E、楼板
  • F、室内排风


  • 49、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包括()。
  • A、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基本耗热量之和
  • B、冷风侵入耗热量与冷风渗透耗热量之和
  • C、基本耗热量+附加(修正)耗热量
  • D、基本耗热量减去辐射得热量


  • 50、(多选题) 在民用建筑中,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
  • A、得热量-失热量
  • B、失热量-得热量
  • C、Q1+Q2+Q3-Q4
  • D、通过计算后得到的计算值
  • E、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改变而波动
  • F、小于设计热负荷


  • 51、 在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Qn’=
  • A、Qsh - Qd
  • B、Q1+Q2+Q3-Q4
  • C、Q1’+Q2 ’ +Q3 ’ -Q4 ’
  • D、Q1.j’ + Q1.x’ +Q2 ’ +Q3 ’


  • 52、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 A、冬季室外逐时温度
  • B、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C、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D、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 53、(多选题) 供暖系统管路中如果积存空气会形成气塞,影响水的正常循环及热量的传递,因此需要在管路中设置( )。
  • A、系统最高点设置自动排气阀
  • B、系统最低点设置放气装置
  • C、水平干管设置坡度
  • D、每组散热器设置手动放气阀


  • 54、(多选题) 铸铁散热器长期以来广泛实验,其优点在于()。
  • A、金属热强度低
  • B、防腐性好
  • C、外形美观
  • D、热惰性好
  • E、使用寿命长


  • 55、(简答题) 散热器的接管方式以( )最佳。


    56、 按连接散热器的立管或水平支干管的数量分,散热器热水供暖系统分为( )。
  • A、垂直系统和水平系统
  • B、上供下回系统和下供上回系统
  • C、下供下回系统和上供上回系统
  • D、双管系统和单管系统


  • 57、 按各并联环路热水流程的长度不同,散热器热水供暖系统分为( )。
  • A、垂直系统和水平系统
  • B、高区系统和低区系统
  • C、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
  • D、双管 系统和单管系统


  • 58、 分户式热水供暖系统中单元总立管和采暖入户设置在( )中。
  • A、每户的玄关内
  • B、楼梯间管井中
  • C、楼梯平台下方
  • D、户内卫生间侧墙内


  • 59、 影响散热器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散热器的制造条件、散热器的使用条件,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散热器的 内部结构
  • B、散热器热媒与空气平均温差
  • C、散热器的安装方式
  • D、散热器内的热媒参数


  • 60、 住宅分户计量的供暖系统中设置于管井中的是( )。
  • A、采暖入户
  • B、温控阀
  • C、热力入口
  • D、分集水器


  • 61、 散热器的最佳布置方案是()。
  • A、靠内墙下
  • B、靠外墙窗下
  • C、楼梯间底部
  • D、在外窗下的装饰罩内


  • 62、 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分为()。
  • A、连续供暖系统和间歇供热系统
  • B、开式循环系统和闭式循环系统
  • C、重力(自然)循环系统 和 机械循环系统
  • D、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


  • 63、(多选题) 热水供暖系统在的排气器具有()。
  • A、手动放气阀
  • B、集气罐
  • C、自动排气阀
  • D、丝堵


  • 64、 辐射供暖系统依靠温度较高的辐射供暖设备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辐射换热和与室内空气的对流换热,使房间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平均温度( )室内空气温度。
  • A、等于
  • B、高于
  • C、低于
  • D、不确定


  • 65、 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散热器供暖的设计热负荷。
  • A、=
  • B、>
  • C、<
  • D、≈


  • 66、 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室内设计温度比对流供暖( )。
  • A、高2℃
  • B、低2℃
  • C、相等
  • D、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 67、(多选题) 按辐射板在供暖房间的位置分为( )。
  • A、顶板式
  • B、吊棚式
  • C、地面式
  • D、侧墙式(含踢脚板式)
  • E、悬挂式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