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素养答题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是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范例,是新中国宪法创制上的一次成功实践。
2、 在我国,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机关是( )。
3、(多选题) 根据宪法制定的机关不同,可以把宪法分为()。
4、 根据我国选举法,对于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可以联名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的人数是( )。
5、 宪法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一切公权力行为都要遵循宪法,不与宪法相抵触。
6、 ()泛指规定代议制度、确认宪政的法律。
7、 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 )。
8、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9、 关于宪法与文化制度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10、(多选题) 宪法反映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1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普通法律的立法根据,与普通法律是相互平等的关系。
12、 在某市H区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王某认为自己是H选区的选民,但在选民登记阶段发现自己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公布的选民名单中。王某的下列做法符合我国选举法规定的是( )。
13、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该决定将国家宪法日确定为( )。
14、 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时间是( )。
15、(多选题) 总结回顾新中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16、 区分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依据是()。
17、 国家通过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一轮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全体公民的宪法和法治观念。
18、 近代宪法的发源地是( )。
19、 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 。
20、(多选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