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位置: 线上活动  >  在线答题  >  答题题库

华师两学-教育学-多选

2024-07-30 17:48:34.226.0.51775

华师两学-教育学-多选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多选题) 大学教师工作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 创造性
  • B、 保守性
  • C、 复杂性
  • D、 专业性


  • 2、(多选题)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模式包括( )。
  • A、 攻读博士学位
  • B、 申请科研项目
  • C、 教师群体自助互动
  • D、 教学专家介入指导


  • 3、(多选题) 杜绝低效教学的唯一出路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实现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包含的三重意蕴是( )。
  • A、 有效果
  • B、 有效率
  • C、 有效益
  • D、 有奖励


  • 4、(多选题) 从教师素质的角度看,高校教师发展主要包括( )。
  • A、 工资待遇的提升
  • B、 学术水平的提高
  • C、 教师职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 D、 师德的提升


  • 5、(多选题) 学术专业群体赢得合法性、实现合法化的主要方式包括( )。
  • A、 同行评价认可
  • B、 外部权威认可
  • C、 个体内部评价认可
  • D、 顾客评价和市场认可


  • 6、(多选题) 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生涯循环发展一般会经历哪三个阶段?
  • A、 能力准备阶段
  • B、 求生存阶段
  • C、 调整阶段
  • D、 成熟阶段


  • 7、(多选题) 世界上各国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学术职业阶梯结构,主要包括( )。
  • A、 单一型
  • B、 多重型
  • C、 交叉型
  • D、 双重型


  • 8、(多选题)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取得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时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
  • A、 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 B、 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 C、 具备相应职务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 D、 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


  • 9、(多选题) 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务根据学校所承担的教学、科学研究等任务的需要设置,包括( )。
  • A、 助教
  • B、 讲师
  • C、 副教授
  • D、 教授


  • 10、(多选题) 大学组织构成要素包括( )。
  • A、 学科
  • B、 管理人员
  • C、 学生
  • D、 教师


  • 11、(多选题) 大学生在大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 )。
  • A、 消费者
  • B、 学校管理参与者
  • C、 学习者
  • D、 来访者


  • 12、(多选题) 中国古人对教师的理想期待包括( )。
  • A、 “劳心”的统治者
  • B、 “解惑”的学者
  • C、 授业的“经师”
  • D、 传道的“人师”


  • 13、(多选题) 学科质量评价标准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 人才培养质量
  • B、 研究成果
  • C、 社会实践
  • D、 学术人员


  • 14、(多选题) 根据组织理论,大学组织层次可以为( )。
  • A、 操作人员层
  • B、 中间管理层
  • C、 战略制定层
  • D、 监督控制层


  • 15、(多选题) 大学组织的特性包括( )。
  • A、 组织系统的稳定性
  • B、 生命周期短
  • C、 松散结合系统
  • D、 目标多样性


  • 16、(多选题) 大学权力主体的多元化表现为( )。
  • A、 权力非中心化
  • B、 层次的多样化
  • C、 等级结构的多样化
  • D、 部门的多样化


  • 17、(多选题) 大学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
  • A、 大学与社会关系的制度
  • B、 大学内部制度
  • C、 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制度
  • D、 教学科研制度


  • 18、(多选题) 高校战略是重大谋划与策略,它的特性包括( )。
  • A、 可操作性
  • B、 全局性
  • C、 系统性
  • D、 短期性


  • 19、(多选题) 高校科研活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 A、 重点性
  • B、 公平性
  • C、 自主性
  • D、 协调性


  • 20、(多选题)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 A、 重形式轻实质
  • B、 重数量轻质量
  • C、 重科研轻教学
  • D、 重短期轻长远


  • 21、(多选题) 目前我国大学拥有的自主权包括( )。
  • A、 教育教学
  • B、 机构设置
  • C、 经费使用
  • D、 科学研究


  • 22、(多选题) 大学精神文化的元素包括( )。
  • A、 大学理念
  • B、 大学精神
  • C、 学风
  • D、 校训


  • 23、(多选题) 西方历史上的“雅典大学”是由以下哪几个大学组成的?
  • A、 柏拉图的“学园“
  • B、 伊索克拉特的修辞学校
  • C、 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
  • D、 伊壁鸠鲁和芝诺的哲学学校


  • 24、(多选题) 下列哪些属于古希腊的“七艺”教育?
  • A、 天文
  • B、 几何
  • C、 修辞
  • D、 文法


  • 25、(多选题) 古希腊传统的四美德指( )。
  • A、 节制、勇敢
  • B、 爱智、公正
  • C、 治国、平天下
  • D、 修身、齐家


  • 26、(多选题) 美国在二战之后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法案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这些法案包括( )。
  • A、 《高等教育设施法》
  • B、 《高等教育法》
  • C、 《退伍军人权利法案》
  • D、 《国防教育法》


  • 27、(多选题) 关于《莫雷尔法案》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引发高等学校第二项职能的出现
  • B、 引发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
  • C、 该法案又称为《赠地法案》
  • D、 导致了一批农工学院和州立大学的建立。


  • 28、(多选题) 下列关于威斯康星大学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莫雷尔法案》的实施下,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以提高本州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效率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
  • B、 1904年范海斯出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期间,曾提出“威斯康星计划”,提出“把知识传递给广大民众”、“为全州服务”的任务。
  • C、 威斯康星大学开启了高等学校第三职能“为社会服务”之始。
  • D、 1912年,麦卡锡出版了《威斯康星理念》一书,宣传威斯康星 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


  • 29、(多选题)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成其为人。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包括( )。
  • A、 洛克
  • B、 柏拉图
  • C、 福禄倍尔
  • D、 裴斯泰洛齐


  • 30、(多选题)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包括( )。
  • A、 孔德
  • B、 赫尔巴特
  • C、 涂尔干
  • D、 卢梭


  • 31、(多选题) 高等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是( )。
  • A、 高校培养目标
  • B、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C、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
  • D、 社会发展需要


  • 32、(多选题) 下列关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互斥
  • B、 矛盾
  • C、 并存
  • D、 互补


  • 33、(多选题) 在实行学院制的高校,院级学术委员会或教授会行使学术权力,具体决策的事项包括( )。
  • A、 职称评定
  • B、 经费使用
  • C、 专业发展规划
  • D、 学科建设


  • 34、(多选题) 大学精神文化的时代特征有( )。
  • A、 发展性
  • B、 保守性
  • C、 整合性
  • D、 兼容性


  • 35、(多选题) 北京大学提倡“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由此形成的校风是( )。
  • A、 严谨
  • B、 民主
  • C、 自由
  • D、 认真


  • 36、(多选题) 蔡元培在改革北京大学时提出的治校理念是( )。
  • A、 允公允能
  • B、 兼容并包
  • C、 思想自由
  • D、 厚德载物


  • 37、(多选题) 下面哪项不属于实践层面的大学精神文化( )。
  • A、 学风
  • B、 办学理念
  • C、 校训
  • D、 教风


  • 38、(多选题) 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有( )。
  • A、 纽曼
  • B、 杜威
  • C、 洪堡
  • D、 费希特


  • 39、(多选题) 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有( )。
  • A、 范海斯
  • B、 赫钦斯
  • C、 弗莱克斯纳
  • D、 杜威


  • 40、(多选题) 被人类文化史上称为“智慧的花朵”的中世纪大学有( )。
  • A、 牛津大学
  • B、 剑桥大学
  • C、 波伦亚大学
  • D、 萨莱诺大学


  • 41、(多选题) 现代大学的时代内涵包括( )。
  • A、 保持独立品格
  • B、 追求高深学问
  • C、 国际化
  • D、 既有大师,也有大楼


  • 42、(多选题)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主要包括( )。
  • A、 挫败感强烈
  • B、 精疲力竭
  • C、 情绪紧张
  • D、 工作绩效低下


  • 43、(多选题) 国家联合各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
  • A、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
  • B、 实行学费减免
  • C、 设立奖助学金
  • D、 开辟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 44、(多选题) 巴班斯基把教学方法分为( )。
  • A、 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
  • B、 组织和实施学习活动的方法
  • C、 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
  • D、 实践和操作的方法


  • 45、(多选题) 选择和运用讲授法,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 )。
  • A、 寓启发于讲授之中
  • B、 教学语言清晰精炼生动
  • C、 科学组织讲授内容
  • D、 明确的目的性


  • 46、(多选题)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终生教育应建立在四个支柱的基础上,这些支柱包括( )。
  • A、 学会认知
  • B、 学会做事
  • C、 学会生存
  • D、 学会共同生活


  • 47、(多选题) 进入21世纪,影响高校学生发展的理念包括( )。
  • A、 终身教育理念
  • B、 终身学习理念
  • C、 素质教育理念
  • D、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 48、(多选题) 终身学习的特征主要包括( )。
  • A、 以学习化社会为前提
  • B、 以个人自发意愿为基础
  • C、 是持续人一生的生活方式
  • D、 教育功能扩大至整个社会


  • 49、(多选题) 高校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包括( )。
  • A、 从生长发育期步入生长稳定期
  • B、 处于内分泌腺发育和性成熟阶段
  • C、 神经系统发育基本成熟
  • D、 身高体重停止增长


  • 50、(多选题) 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包括( )。
  • A、 社会心理发展成熟
  • B、 认知心理发展处于最佳状态
  • C、 自我意识发展趋向成熟
  • D、 个性心理发展基本稳定


  • 51、(多选题) 高校学生对大学环境的适应包括( )。
  • A、 人际环境的适应
  • B、 家庭环境的适应
  • C、 生活环境适应
  • D、 学习方式适应


  • 52、(多选题) 高校学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 )。
  • A、 就业服务
  • B、 婚恋服务
  • C、 入学服务
  • D、 学业服务


  • 53、(多选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立足于创新增添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B、 把提高心理素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 C、 建立有效运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
  • D、 建设多方联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 54、(多选题) 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主要有( )。
  • A、 总结性评价
  • B、 诊断性评价
  • C、 目的性评价
  • D、 形成性评价


  • 55、(多选题) 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包括( )。
  • A、 业务素质
  • B、 身心素质
  • C、 思想道德素质
  • D、 科学文化素质


  • 56、(多选题) 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提出,工业化社会的高等教育都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
  • A、 精英化阶段
  • B、 大众化阶段
  • C、 普及化阶段
  • D、 全民化阶段


  • 57、(多选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动因包括( )。
  • A、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B、 社会民主化与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
  • C、 社会财富的积累
  • D、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58、(多选题) 2001年至2005年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阶段,高等教育发展出现新的增长点包括( )。
  • A、 民办高等教育
  • B、 高等职业院校
  • C、 大学本科学校
  • D、 地方高等院校


  • 59、(多选题)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包括( )。
  • A、 结构调整
  • B、 经费问题
  • C、 就业问题
  • D、 质量问题


  • 60、(多选题)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的观点,在高等教育的运作中一直有三股力量,分别是( )。
  • A、 民间组织
  • B、 国家权力
  • C、 市场力量
  • D、 学术权威


  • 61、(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高等教育贸易方式的是( )。
  • A、 跨境高等教育服务
  • B、 出国留学
  • C、 雇用外籍教师
  • D、 境外机构设立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 62、(多选题) 对于提供教育服务的高等学校而言,高等教育市场包括( )。
  • A、 出口处的教育需求
  • B、 出口处的劳动力需求
  • C、 入口处的劳动需求
  • D、 入口处的教育需求


  • 63、(多选题) 高等教育的资本市场包括( )。
  • A、 高校贷款
  • B、 学生贷款
  • C、 融资设立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
  • D、 高校拆借市场


  • 64、(多选题) 高校课程目标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 课程目标实现的可行性
  • B、 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 C、 课程目标表述的准确性
  • D、 课程目标的人文性


  • 65、(多选题) 下列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
  • A、 校规
  • B、 校风
  • C、 班会
  • D、 校园文化


  • 66、(多选题) 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领域包括( )。
  • A、 生命科学
  • B、 自然科学
  • C、 社会科学
  • D、 人文科学


  • 67、(多选题) 各国高校的课程改革重点各不相同,但总体上仍然具有共同趋势,表现为( )。
  • A、 注重人文,实施“全人教育”
  • B、 面向未来,课程设置国际化与信息化
  • C、 拓宽基础,加强普通教育
  • D、 跨越学科实施课程整合


  • 68、(多选题) 泰勒认为,有效组织课程内容的三个标准是( )。
  • A、 复杂性
  • B、 统合性
  • C、 程序性
  • D、 连续性


  • 69、(多选题) 高校课程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员有( )。
  • A、 教师
  • B、 学生
  • C、 院系领导
  • D、 课程专家


  • 70、(多选题) 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 )。
  • A、 课程设置
  • B、 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 C、 时间分配
  • D、 主要教学活动


  • 71、(多选题) 课程标准也称教学大纲,形式上包括( )。
  • A、 主体部分
  • B、 说明部分
  • C、 考试大纲
  • D、 附录部分


  • 72、(多选题)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整体的评价,评价对象是课程本身,包括( )。
  • A、 课程实施者评价
  • B、 课程效果评价
  • C、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 D、 课程编制者评价


  • 73、(多选题) 对培养方案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 课程目标的评价
  • B、 指导思想的评价
  • C、 课程标准的评价
  • D、 课程设置的评价


  • 74、(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代国际化的行动主体变成更加复杂
  • B、 国际化,只是高等院校的行动
  • C、 在当代国家或地区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动者
  • D、 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支持系统加强


  • 75、(多选题) 在《论语》一书中体现倡导教师精神( )。
  • A、 教学相长
  • B、 以身作则
  • C、 诲人不倦
  • D、 学而不厌


  • 76、(多选题) 在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包括( )。
  • A、 实验教学
  • B、 课外辅导
  • C、 班级授课
  • D、 “习明纳”个别化教学


  • 77、(多选题) 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特征包括( )。
  • A、 教学对象的差异性
  • B、 教学过程的探究性
  • C、 教学本质的专业性
  • D、 教学内容的高深性


  • 78、(多选题) 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是( )。
  • A、 文化传播
  • B、 科学研究
  • C、 人才培养
  • D、 社会服务


  • 79、(多选题) 高校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处理的关系有( )。
  • A、 课程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 B、 整体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 C、 学生引导与教师探究的关系
  • D、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 80、(多选题) 教学产品设计的对象包括( )。
  • A、 网络课程
  • B、 教学环境
  • C、 教师用书
  • D、 多媒体软件


  • 81、(多选题)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过程中,普遍的、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有( )。
  • A、 方法设计
  • B、 评价监控设计
  • C、 教学目标的制定
  • D、 内容设计


  • 82、(多选题) 教学对象分析包括( )。
  • A、 学习风格分析
  • B、 初始能力分析
  • C、 学习动机分析
  • D、 一般特征分析


  • 83、(多选题) 规范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的要素有( )。
  • A、 标准
  • B、 条件
  • C、 行为
  • D、 对象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