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法保密知识竞赛周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涉密人员严重违反离岗离职及脱密期国家保密规定的,机关、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对在生物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3、 涉密场所通信设备的使用要求是( )。
4、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届限满的,自行()。
5、(填空题) 国家秘密事项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应当及时解密。
6、 根据《反间谍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行政许可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向( )申请复议。
7、 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职责中获取的信息,可以用于其他用途。
8、 根据《反间谍法》,男子李某故意阻碍、阻挠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情节较轻,国家安全机关可对其( )。
9、 下列属于单位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的是( )。
10、 定密是指机关、单位依法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的活动。
11、 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防护软件和设备不得擅自卸载。
12、 出境后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涉密人员,不得批准出境。
13、 使用便携式计算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14、 制作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注明发放范围及制作数量,并编排序号。
15、 涉密人员脱密期内未经批准可以因私出境。
16、 根据《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机关查验电子设备、设施及有关程序、工具时,表述错误的是( )。
17、(判断题) 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18、 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建设过程中要体现“三全”要求,下列不属于“三全”安全管理内容的是( )。
19、 国务院有关部门不可以决定将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本法第三条规定的歧视性限制措施的个人、组织列入反制清单。
20、 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 )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
21、 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反间谍工作职责获取的组织和个人的信息、材料,( )。
22、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侦查权,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23、 某单位新购置一批带有无线互联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准备作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24、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 )。
25、 某文件标注“绝密★”,表示该文件保密期限为()。
26、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27、 国家安全既包括安全状态,也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因安全威胁的因素永远不可能根除,所以国家安全是一种相对安全。( )
28、 纸介质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本单位内部文印室或者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单位制作。
29、 涉密人员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拟申请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长期居留权或外国国籍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30、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1、 单位可以把知悉国家秘密作为一种行政级别待遇,按照行政级别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
32、 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时,可以直接查验个人和组织的电子设备、设施及有关程序、工具。
33、 涉密人员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4、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按照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确定和实施有关反制措施。
35、 单位员工发生工作变动或办理离退休手续时,要主动把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文件资料移交( )部门处理。
36、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
37、(判断题)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38、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 )制,由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39、 安全风险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低4个风险等级,分别用红、( )、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40、 非涉密复印机不得复印涉密文件、资料。
41、 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在发现后的( )小时内,书面向有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2、 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执行或者协助执行外国国家对我国公民、组织采取的歧视性限制措施。
43、 领导干部阅办秘密文件、资料和办理其他属于国家秘密的事项,应在( )内。
44、(判断题) 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3年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
45、 国家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工作需要,建立跨部门会商工作机制,就( )进行会商研判,提出意见和建议。
46、 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 )。
47、 ( )年,中国国家核安全局(NNSA)由国务院批准成立。
48、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49、 外国国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各种借口或者依据其本国法律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对我国公民、组织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干涉我国内政的,我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措施。
50、 涉密载体可以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渠道传递。
51、 企业事业组织根据国家安全工作的要求,应当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相关安全措施。
52、 国家机关不履行本法规定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53、 下列关于涉密载体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
54、(判断题) 涉密计算机删除硬盘上的秘密信息后,可介入国际互联网。
55、 下列关于国家对维护资源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56、 涉密岗位产生、处理国家秘密,机密级达到( )项(件)的岗位可以确定为重要涉密岗位。
57、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 )。
58、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59、 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处置重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需要,经国务院决定或者批准,可以在特定区域对网络通信采取( )等临时措施
6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从事高风险、中风险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应当由在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法人组织进行,并依法( )。
61、 在境外遇到危及所携带的国家秘密载体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要立即( )所携带的秘密载体,并及时向本单位的保密部门报告。
62、 未经批准,不得将带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带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63、 ( )是《数据安全法》三审中新增的内容
64、 涉密人员在岗期间,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65、 履行国家安全危机管控职责的有关机关依法采取处置国家安全危机的管控措施,应当与国家安全危机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 )的措施。
66、(判断题) 涉密人员离岗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3年,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2年,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1年。
67、 经批准,移动存储介质可以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
68、 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
69、 间谍行为全国举报电话是( ),该热线由国家安全部设立,是为了方便公民和组织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间谍行为或线索。
70、 机构撤并时,原机构的涉密载体移交给制发单位时,制发单位不收取的可自行处理。
71、 ()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72、(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从事国家秘密载体(),涉密信息系统集成,或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涉及国家秘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经过保密审查,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73、 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必须承担核损害赔偿责任。
74、 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75、(判断题) “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原则。
76、 根据《反恐怖主义法》,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处(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77、 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
7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国家建立生物安全信息共享制度,机制组织建立统一的国家生物安全信息平台,有关部门应当将生物安全数据、资料等信息汇交国家生物安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79、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80、 对处理国家秘密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管理要求是( )。
81、 保密事项范围的确定应当遵循必要、合理原则。
82、 一般涉密人员与境外人员通婚或者接受境外机构、组织及非亲属人员资助的,事后向单位报告即可。
83、 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 )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84、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 ),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85、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国家统筹布局全国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快建设生物信息、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菌(毒)种保藏、动植物遗传资源保藏、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方面的生物安全国家战略资源平台,建立( ),为生物安全科技创新提供战略保障和支持。
86、 国家决定进入紧急状态、战争状态或者实施国防动员后,国家安全机关无权采取限制公民和组织权利、增加公民和组织义务的特别措施。
87、 密码管理部门因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请公安、交通运输、海关等部门对核心密码、普通密码有关物品和人员提供免检等便利,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88、 《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 ),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89、 根据《反间谍法》规定,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间谍组织、敌对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90、 根据《反间谍法》,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尚不构成犯罪时,国家安全机关可以处( )以下行政拘留。
91、(判断题) 计算机涉密载体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严禁在联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
92、 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是( )。
93、 公民和组织无权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和控告。
94、 核材料、放射性废物的承运人应当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 )。
9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相关领域、行业( ),根据应急预案和统一部署开展应急演练、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立法依据是( )。
97、 《密码法》中的密码工作机构是指从事商用密码科研、生产、销售、服务、检测等工作的机构。
98、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99、(判断题) 涉密人员在岗期间,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不适合继续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100、 任何组织和个人执行或者协助执行外国国家对我国公民、组织采取的歧视性限制措施,因此侵害我国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我国公民、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