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 )、文化观、宗教观。
2、 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基础。
3、 在民族分裂活动中,()主要是利用了民族区域自治,把民族区域自治异化为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权,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异化为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
4、 中国古代“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 )。
5、 ( )是我省唯一一个与蒙古国接壤的边境地区。
6、(多选题) 新形势下民族问题面临“5个并存”是指:()
7、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 )。
8、 我国( )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9、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的“四个共同”是( )。①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②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③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④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⑤我们美好的生活是各民族共同向往的
11、 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
12、(多选题) 关于中华民族意识包括的“四共”认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3、 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14、(多选题) 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15、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 )。
16、 中国自( )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7、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18、 ()最早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理念。
19、(多选题)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指()
20、 我国设立的三级民族自治地方分别是( )。
21、 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是( )。
22、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年。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以及立国的根本原则是()
24、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甘肃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 )、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5、(多选题) 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中,风俗习惯包括()
26、 ( )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
27、 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是()
28、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 )的义务。
2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 )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30、 ( )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31、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应当给予( )。
3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 )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
3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34、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35、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6、(多选题) 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部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里的中华民族代表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
37、 “()”的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成员从思维到实践行动上的普遍标准。
38、 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 )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①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②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④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
39、(多选题) 差别化政策,是指对()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机制,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来。
4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 ),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