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位置: 线上活动  >  在线答题  >  答题题库

2 生物化学 第七章 生物氧化

2022-06-21 16:24:32.226.0.2172

2 生物化学 第七章 生物氧化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体内的CO2是由哪种方式产生的
  • A、碳原子与氧原子直接化合
  • B、碳原子由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
  • C、有机酸的脱羧
  • D、氧化磷酸化
  • E、碳酸分解产生


  • 2、 下列物质不属于递氢体的是
  • A、NAD+
  • B、CoQ
  • C、FAD
  • D、FMN
  • E、Cytb


  • 3、 下列关于氧化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链存在于胞浆
  • B、与细胞消耗氧有关
  • C、由四种蛋白酶复合体组成
  • D、递电子过程中可偶联有ADP的磷酸化
  • E、递氢体也是递电子体


  • 4、 在肝内1摩尔乳酸生成丙酮酸,最多能产生多少摩尔ATP
  • A、1
  • B、1.5
  • C、2
  • D、2.5
  • E、3


  • 5、 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为
  • A、NAD+—FMN—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 B、NAD+—FAD—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 C、NAD+—FAD—CoQ—Cytc—Cytc1—Cytb—Cytaa3—O2
  • D、FAD—CoQ—Cytc—Cytc1—Cytb—Cytaa3—O2
  • E、FAD—CoQ—Cytb1—Cytc—Cytaa3—O2


  • 6、 2,4二硝基苯酚抑制下列哪种代谢作用
  • A、递氢
  • B、递电子
  • C、递氢与递电子
  • D、氧化磷酸化
  • E、ATP合成酶催化的反应


  • 7、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是
  • A、F—6—P
  • B、乙酰CoA
  • C、1,3-二磷酸甘油酸
  • D、烯醇式丙酮酸
  • E、果糖-1,6-二磷酸


  • 8、 下列酶中只催化电子转移的酶是
  • A、以NAD+为辅酶的酶
  • B、细胞色素c氧化酶
  • C、不需氧脱氢酶
  • D、需氧脱氢酶
  • E、加单氧酶


  • 9、 氰化物中毒是由于CN-与下列物质结合
  • A、CoQ
  • B、Cytb
  • C、Cytc
  • D、Cytaa3(Fe2+)
  • E、Cytaa3(Fe3+)


  • 10、 脑组织线粒体外的NADH+H+的2H进入线粒体的方式是
  • A、由天冬氨酸携带
  • B、由a-磷酸甘油携带
  • C、由肉毒碱携带
  • D、由丙酮酸携带
  • E、由苹果酸携带


  • 11、 在鱼藤酮存在时,1摩尔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脱下的氢氧化磷酸化可生成多少摩尔ATP
  • 0
  • B、1
  • C、1.5
  • D、2.5
  • E、3


  • 12、 CoQ属于氧化呼吸链中哪个复个复合体的成分
  • A、复合体I
  • B、复合体II
  • C、复合体IIIA
  • D、复合体IV
  • E、不属于任何复合体


  • 13、 ADP、 ATP做何种改变,可加速生物氧化
  • A、ATP上升
  • B、ATP下降
  • C、ADP下降
  • D、ATP/DP下降
  • E、ATP/ADP上升


  • 14、 1摩尔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时,脱下地氢氧化生成水可同时生成多少摩尔ATP
  • A、1
  • B、1.5
  • C、3
  • D、2.5
  • E、3


  • 15、 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H+不能自由透过线粒体膜
  • B、呼吸链中递氢体可将H+泵到线粒体内膜外侧
  • C、线粒体内膜外侧pH高于膜内侧
  • D、在线粒体内膜内外,H+形成跨膜梯度
  • E、在偶联部位,能量用于ADP + Pi—ATP


  • 16、 加单氧酶又名羟化酶、混合功能氧化酶,其作用是
  • A、是单个分子氧加入底物
  • B、催化分子氧中的一个氧原子加入底物,另一氧原子被还原生成水
  • C、催化底物羟化并脱氢,脱的氢与单个氧原子结合生成水
  • D、催化底物羟化并脱氢,脱的氢与单个氧原子结合生成H2O2
  • E、具有氧化、还原、羟化及水解等混合功能


  • 17、 1摩尔3-磷酸甘油醛在肝中彻底氧化可产生ATP的摩尔数为
  • A、19
  • B、18
  • C、17
  • D、16
  • E、15


  • 18、 在KCN存在时,1摩尔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脱下的氢氧化磷酸化可生成多少摩尔ATP
  • 0
  • B、1
  • C、1.5
  • D、2
  • E、2.5


  • 19、 在离体线粒体实验中测得一底物氧化的P/O比值为1.8,该底物脱的氢可能在下列哪一部位进入呼吸链
  • A、NAD
  • B、FMN
  • C、Cytb
  • D、Cytc
  • E、Cytaa


  • 20、 线粒体内两条氧化呼吸链的交汇点是
  • A、CoQ
  • B、NAD+
  • C、FAD
  • D、Cytaa3
  • E、O2


  • 21、 参与线粒体氧化呼吸链,递氢递电子的维生素是
  • A、泛酸
  • B、生物素
  • C、维生素PP
  • D、维生素B1
  • E、维生素B6


  • 22、 催化底物脱下2H(包括2H+及2e)经下列传递系统:FAD—CoQ—Cytb—Cytc—Cytaa3—1/2 O2生成H2O的是下列哪种酶?
  • A、乳酸脱氢酶
  •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 C、a-磷酸甘油脱氢酶
  • D、丙酮酸脱氢酶
  • E、苹果酸脱氢酶


  • 23、 不属于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的是
  • A、NAD+
  • B、NADP+
  • C、FAD
  • D、Fe-S辅基
  • E、CoQ


  • 24、 生物体内最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A、ADP
  • B、ATP
  • C、磷酸肌酸
  • D、UTP
  • E、CTP


  • 25、 解偶联剂的作用是使
  • A、线粒体内氧化作用停止
  • 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
  • C、氧化呼吸链中复合体质子泵功能抑制
  • D、机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 E、线粒体外氢进入线粒体抑制


  • 26、 在胞浆中进行的与能量生成有关的代谢是
  • A、三羧酸循环
  • B、脂肪酸的B-氧化
  • C、电子传递
  • D、糖酵解
  • E、氧化磷酸化


  • 27、 催化底物脱下2H(包括2H+及2e)经下列传递系统:NAD+—FMN—CoQ—Cytb—Cytc1—Cytc—Cytaa3—1/2O(2)生成H2O这是下列哪种酶
  • A、乳酸脱氢酶
  •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 C、a-磷酸甘油脱氢酶
  • D、脂酰辅酶A脱氢酶
  • E、苹果酸脱氢酶


  • 28、 下列哪种物质能促进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
  • A、二硝基苯酚
  • B、寡霉素
  • C、硫化氢
  • D、二巯基丙醇
  • E、粉蝶霉素A


  • 29、 胞质中,NADH+H+
  • A、进入呼吸链产生2.5个ATP
  • B、进入呼吸链产生1.5个ATP
  • C、进入呼吸链产生4个ATP
  • D、进入呼吸链不产生ATP
  • E、进入呼吸链产生1.5个或2.5个ATP


  • 30、 催化的反应同时伴有氧的消耗和水的生成
  • A、过氧化氢酶
  • B、加双氧酶
  • C、加单氧酶
  • D、过氧化物酶
  • E、超氧化物歧化酶


  • 31、 CO抑制氧化呼吸链那个过程
  • A、NAD—FMN
  • B、Cytb—Cytc1
  • C、FAD—CoQ
  • D、Cytc1—Cytaa3
  • E、Cytaa3—O2


  • 32、 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 A、乙酰辅酶A
  •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C、3-磷酸甘油酸
  • D、磷酸肌酸
  • E、琥珀酰辅酶A


  • 33、 呼吸链不具有质子泵功能的是
  • A、复合体I
  • B、复合体II
  • C、复合体III
  • D、复合体IV
  • E、以上复合体都不具有


  • 34、 甲亢患者不会出现
  • A、耗氧增加
  • B、ATP生成增多
  • C、ATP分解增加
  • D、ATP分解减少
  • E、基础代谢率升高


  • 35、 人体内生成ATP的主要方式是
  • A、三羧酸循环
  • B、氧化磷酸化
  • C、底物水平磷酸化
  • D、糖的氧化
  • E、脂肪氧化


  • 36、(多选题) 氧化呼吸链中不属于酶蛋白复合体成分的递电子体有
  • A、NAD+
  • B、CoQ
  • C、Cytb
  • D、Cytc
  • E、FAD


  • 37、(多选题) 生物氧化的特点是
  • A、需酶的催化
  • B、需温和的条件
  • C、逐步释放能量
  • D、能量以热能或光能形式释放
  • E、CO2是C和氧直接化合生成


  • 38、(多选题)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 A、Cytb—Cytc
  • B、Cytaa3-O2
  • C、NADH-CoQ
  • D、Cytb-Cytc1
  • E、FAD-CoQ


  • 39、(多选题) 关于ATP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
  • A、生物体内唯一的直接功能物质
  • B、只能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
  • C、可将其高能磷酸键转移给其它物质
  • D、肌肉中能量的主要组成形式
  • E、分子中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 40、(多选题) 影响体内氧化磷酸化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 A、甲状腺素
  • B、ADP/ATP比值
  • C、体温
  • D、CO2
  • E、线粒体DNA突变


  • 41、(多选题) 线粒体内通过NADH氧化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的物质是
  • A、乙酰CoA
  • B、B-羟丁酸
  • C、a-磷酸甘油
  • D、琥珀酸
  • E、a-酮戊二酸


  • 42、(多选题) 线粒体内通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的物质是
  • A、己酰CoA
  • B、B-羟丁酸
  • C、a-磷酸甘油
  • D、琥珀酸
  • E、a-酮戊二酸


  • 43、(多选题) 关于氧化磷酸化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是磷酸化的前提和基础
  • B、氧化是释放能量的过程,磷酸化是储存能量的过程
  • C、氧化是电子传递过程,也是生成H2O的过程
  • D、磷酸化是生成ATP的过程
  • E、氧化磷酸化是能源物质彻底氧化生成H2O和ATP的主要阶段


  • 44、(多选题) 关于ATP合酶的正确叙述是
  • A、ATP合成在F1部分进行
  • B、除a、B亚基外,其它亚基与ATP的合成无关
  • C、F0部分仅起固定F1的作用
  • D、F1构成H+通道
  • E、是氧化磷酸化相偶联的关键


  • 45、(多选题) 胞液中NADH通过何种途径进入线粒体
  • A、a-磷酸甘油穿梭
  • B、柠檬酸-丙酮酸穿梭
  • C、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 D、草酰乙酸-丙酮酸穿梭
  • E、直接穿透线粒体膜


  • 46、(多选题) 判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的依据是
  • A、NAD+/NAD H+H+
  • B、NADP+/NAD PHH+H+
  • C、P/O
  • D、CoQ/CoQH2
  • E、反应系统的(三角形)G0‘


  • 47、(多选题) 体内不产生ATP反应体系是
  • A、线粒体氧化酶系
  • B、微粒体氧化酶系
  • C、糖酵解反应体系
  • D、过氧化物氧化酶系
  • E、超氧化物歧化酶体系


  • 48、(多选题) 复合体V有如下特点
  • A、具有ATP合酶活性
  • B、对寡霉素敏感
  • C、存在H+通道
  • D、结合ADP后构象改变
  • E、由F0和F1组成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