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位置: 线上活动  >  在线答题  >  答题题库

一训三风

2025-03-19 19:44:33.226.0.61167

一训三风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从哲学角度看,创新精神的本质是对( )的突破和超越。
  • A、 客观规律
  • B、 旧有观念和模式
  • C、 现实条件
  • D、 权威理论


  • 2、 雷锋精神倡导的 “干一行、爱一行”,与我校教风要求中教师( )的理念一致。​
  • A、 因材施教
  • B、 爱岗敬业
  • C、 寓教于乐
  • D、 终身学习


  • 3、 良好的学风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了( )
  • A、 舒适的学习环境
  • B、 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积极态度
  • C、 固定的学习模式
  • D、 严格的纪律约束


  • 4、 当学校校训强调 “务实” 时,与创新精神的关系是( )
  • A、 务实就不能创新
  • B、 务实为创新提供基础
  • C、 创新不需要务实
  • D、 两者对立


  • 5、 学校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来促进 “一训三风” 建设,这体现了( )
  • A、 创新活动与 “一训三风” 无关
  • B、 创新活动对 “一训三风” 的积极推动
  • C、 “一训三风” 限制创新活动
  • D、 两者相互矛盾


  • 6、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践行创新精神,应该( )
  • A、 抄袭他人作业
  • B、 独立思考,提出新见解
  • C、 害怕犯错,不敢尝试
  • D、 随大流,不发表意见


  • 7、 创新精神对于学校 “一训三风” 建设的意义是( )
  • A、 可有可无
  • B、 破坏原有体系
  • C、 注入活力和发展动力
  • D、 增加管理难度


  • 8、 以下校训中,最能激发创新精神的是( )
  • A、 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 B、 严谨治学,追求卓越
  • C、 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 D、 勇于开拓,敢为人先


  • 9、 教风的创新体现在( )
  • A、 教学模式一成不变
  • B、 采用新的教学手段
  • C、 不接受新教育理念
  • D、 按传统教案授课


  • 10、 从学风角度看,创新精神要求学生( )
  • A、 因循守旧
  • B、 敢于突破常规
  • C、 拒绝新知识
  • D、 只依赖书本


  • 11、 良好的校风对创新氛围的营造( )
  • A、 没有作用
  • B、 起到促进作用
  • C、 起到抑制作用
  • D、 作用不明显


  • 12、 学校校训是 “诚信、博学、创新、笃行”,其中直接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
  • A、 诚信
  • B、 博学
  • C、 创新
  • D、 笃行


  • 13、 教师在教风建设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
  • A、 限制学生思维
  • B、 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
  • C、 批评学生的奇思妙想
  • D、 只传授固定知识


  • 14、 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良好的学风与创新精神结合( )
  • A、 死记硬背知识点
  • B、 对知识进行质疑和拓展
  • C、 完全听从老师的话
  • D、 只关注考试成绩


  • 15、 校训与创新精神的关系是( )
  • A、 毫无关系
  • B、 校训阻碍创新
  • C、 校训引导创新
  • D、 创新否定校训


  • 16、 创新精神的核心不包括( )
  • A、 批判性思维
  • B、 保守观念
  • C、 探索精神
  • D、 求异思维


  • 17、 校风是学校的( )体现
  • A、 外在形象
  • B、 全部工作
  • C、 精神风貌
  • D、 硬件设施


  • 18、 良好的学风对学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 提高学习成绩
  • B、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C、 阻碍创新思维
  • D、 塑造学习习惯


  • 19、 校训的作用不包括( )
  • A、 激励师生
  • B、 规范行为
  • C、 限制发展
  • D、 传承文化


  • 20、 一训三风” 中,“三风” 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 A、 学风
  • B、 教风
  • C、 考风
  • D、 校风


  • 21、(简答题) 有序的课间活动是良好校风的表现。(√)


    22、(简答题) 校训能为师生的成长提供指引。(√)


    23、(简答题) 雷锋精神只在特定场合适用。(×)


    24、(简答题) 坚持晨读、晚自习是优良学风的体现。(√)


    25、(简答题) 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是良好教风的要求。(√)


    26、(简答题) 爱护校园文化设施是良好校风的体现。(√)


    27、(简答题) 校训的影响力可以延伸到学校之外。(√)


    28、(简答题) 雷锋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不相符。(×)


    29、(简答题) 善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30、(简答题) 教师严谨治学是良好教风的重要体现。(√)


    31、(简答题) 友善待人的校园人际关系是良好校风的表现。(√)


    32、(简答题) 校训能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33、(简答题) 雷锋做的好事都是为了得到表扬。(×)


    34、(简答题) 主动拓展知识领域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35、(简答题) 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36、(简答题) 遵守校园作息时间是良好校风的要求。(√)


    37、(简答题) 校训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8、(简答题) 雷锋精神在经济发达地区不需要。(×)


    39、(简答题) 积极参与学术讲座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40、(简答题)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41、(简答题) 文明就餐的校园行为是良好校风的体现。(√)


    42、(简答题) 校训能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43、(简答题) 雷锋精神只适合青少年学习。(×)


    44、(简答题) 定期进行学习总结是优良学风的体现。(√)


    45、(简答题) 教师教学态度端正是良好教风的基本要求。(√)


    46、(简答题) 爱护校园花草树木是良好校风的要求。(√)


    47、(简答题) 校训能塑造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


    48、(简答题) 雷锋精神与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念相违背。(×)


    49、(简答题) 善于与同学合作学习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50、(简答题) 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51、(简答题)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


    52、(简答题) 校训的传承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53、(简答题) 雷锋做好事是为了完成任务。(×)


    54、(简答题) 对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55、(简答题) 教师教学方法得当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56、(简答题) 文明的校园语言环境是良好校风的表现。(√)


    57、(简答题) 校训能激励师生不断超越自我。(√)


    58、(简答题) 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已经不适用了。(×)


    59、(简答题) 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是优良学风的体现。(√)


    60、(简答题) 教师以身作则是良好教风的重要方面。(√)


    61、(简答题) 互助互学的班级氛围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


    62、(简答题) 校训能约束师生的不当行为。(√)


    63、(简答题) 雷锋只在工作岗位上做好事。(×)


    64、(简答题) 善于利用图书馆资源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65、(简答题) 教师耐心解答学生问题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66、(简答题) 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能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67、(简答题) 校训的宣传有助于强化师生对其的理解。(√)


    68、(简答题) 雷锋精神与个人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69、(简答题) 认真对待课堂笔记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70、(简答题) 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是良好教风的要求。(√)


    71、(简答题)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良好校风的体现。(√)


    72、(简答题) 校训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73、(简答题) 雷锋精神就是只做好事,不追求回报。(√)


    74、(简答题) 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是优良学风的体现。(√)


    75、(简答题) 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76、(简答题) 诚实守信的校园风气是良好校风的表现。(√)


    77、(简答题) 校训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体现。(√)


    78、(简答题) 雷锋精神在困难时期有用,和平年代不需要。(×)


    79、(简答题) 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80、(简答题) 教师公正评价学生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81、(简答题)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校风的一部分。(√)


    82、(简答题) 校训对学校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作用。(√)


    83、(简答题) 雷锋做过的好事都是偶然行为。(×)


    84、(简答题)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是优良学风的体现。(√)


    85、(简答题) 教师认真备课是良好教风的重要环节。(√)


    86、(简答题) 爱护校园公共设施是良好校风的要求。(√)


    87、(简答题) 校训能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88、(简答题) 雷锋精神只强调奉献,不注重个人发展。(×)


    89、(简答题)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90、(简答题)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91、(简答题) 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


    92、(简答题) 校训的内涵应该让每一位师生都理解。(√)


    93、(简答题) 雷锋只帮助过身边熟悉的人。(×)


    94、(简答题) 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是优良学风的体现。(√)


    95、(简答题) 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是良好教风的要求。(√)


    96、(简答题) 文明礼貌的校园氛围是良好校风的表现。(√)


    97、(简答题) 校训能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


    98、(简答题) 雷锋精神已经过时,现在不需要学雷锋了。(×)


    99、(简答题) 善于总结学习方法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100、(简答题) 教师尊重学生个性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101、(简答题) 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是良好校风的体现。(√)


    102、(简答题) 校训的传承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延续。(√)


    103、(简答题) 雷锋做好事是为了出名。(×)


    104、(简答题) 按时完成作业是优良学风的体现。(√)


    105、(简答题) 教师认真批改作业是良好教风的基本要求。(√)


    106、(简答题) 学生遵守校园秩序有助于形成良好校风。(√)


    107、(简答题) 校训能激励师生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


    108、(简答题) 雷锋精神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理念相冲突。(×)


    109、(简答题) 经常参加学术讨论是优良学风的表现。(√)


    110、(简答题) 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是良好教风的要求。(√)


    111、(简答题) 校园环境整洁是良好校风的一部分。(√)


    112、(简答题) 校训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13、(简答题) 雷锋精神就是要帮助所有人,不考虑自身能力。(×)


    114、(简答题) 主动预习、复习是优良学风的体现。(√)


    115、(简答题)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是良好教风的体现。(√)


    116、(简答题) 校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


    117、(简答题) 校训的制定不需要征求师生意见。(×)


    118、(简答题)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无私奉献。(√)


    119、(简答题) 良好学风能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


    120、(简答题) 教风严谨的教师会严格要求学生。(√)


    121、(简答题) 学生在校园里的行为对校风建设没有作用。(×)


    122、(简答题) 学校校训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123、(简答题) 雷锋做的好事都是小事,不值得学习。(×)


    124、(简答题) 勤奋刻苦是优良学风的表现之一。(√)


    125、(简答题) 教师关爱学生是良好教风的重要体现。(√)


    126、(简答题) 积极向上的校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27、(简答题) 校训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128、(简答题) 雷锋精神只适用于过去,现在社会不需要了。(×)


    129、(简答题) 学风好就是考试成绩好,与学习态度无关。(×)


    130、(简答题) 教风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成绩上,与师德无关。(×)


    131、(简答题) 良好的校风是靠学校领导营造的,与学生无关。(×)


    132、(简答题) 校训只是学校的一种装饰,对师生行为没有实际影响。(×)


    133、 在校训的指引下,结合雷锋精神,我们应该( )。
  • A、 遵守社会公德
  • B、 破坏公共财物
  • C、 不遵守交通规则
  • D、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 134、 良好的校风能够使师生在( )上得到熏陶和感染。
  • A、 物质
  • B、 精神
  • C、 身体
  • D、 金钱


  • 135、 学校将雷锋精神融入 “一训三风”,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品质。
  • A、 自私自利
  • B、 团结友爱
  • C、 冷漠无情
  • D、 见利忘义


  • 13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雷锋精神的内涵?( )
  • A、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 B、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 C、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 D、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功利精神


  • 137、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 )。
  • A、 艰苦奋斗
  • B、 无私奉献
  •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D、 爱国主义


  • 138、 学校倡导的学风是“乐学、善思、合作、求真”,其中“乐学”与雷锋精神的联系在于( )。
  • A、 雷锋以帮助他人为乐
  • B、 雷锋对学习充满热情,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 C、 雷锋在集体中快乐成长
  • D、 雷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 139、 下列学风描述中,哪一项最能体现雷锋精神中的“挤”和“钻”的学习态度?( )
  • A、 勤奋好学,积极进取
  • B、 诚实守信,尊敬师长
  • C、 团结同学,互帮互助
  • D、 遵守纪律,热爱集体


  • 140、 教风“奉献、敬业、爱生、善导”中,“奉献”与雷锋精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
  • A、 雷锋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 B、 雷锋不计个人得失,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
  • C、 雷锋关心爱护战友和群众
  • D、 雷锋善于引导他人进步


  • 141、 学校的校训是“诚朴、励学、尚美、和谐”,其中“诚朴”与雷锋精神中的哪个方面有紧密联系?( )
  • A、 敬业爱生
  • B、 严谨笃学
  • C、 因材施教
  • D、 为人师表


  • 142、 在践行学校 “一训三风” 的过程中,学习雷锋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
  • A、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 B、 厚德、博学、笃行、致远
  •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D、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 143、 学校倡导雷锋精神,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有什么作用?( )
  • A、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 B、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 C、 增加学校的招生人数
  • D、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 144、 以下哪种雷锋精神与良好的学风相契合?( )
  • A、 无私奉献精神
  • B、 钉子精神
  • C、 艰苦奋斗精神
  • D、 集体主义精神


  • 145、 雷锋精神与学校的 “一训三风” 相结合,能够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注入( )。
  • A、 新的活力
  • B、 新的理念
  • C、 新的方法
  • D、 新的制度


  • 146、 某大学在学风建设中推行 “学术诚信承诺制度”,要求学生在每篇论文、作业提交时签署诚信承诺书。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 )的学风。
  • A、 勤奋刻苦
  • B、 严谨求实
  • C、 积极进取
  • D、 自主创新


  • 147、 在企业管理中,借鉴学校的一训三风理念有助于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某企业提出 “诚信、协作、进取、创新” 的企业精神,其中 “进取” 这一要素与学校三风中的( )关联最为紧密。
  • A、 学风
  • B、 教风
  • C、 校风
  • D、 班风


  • 148、 创新精神在科技创新中尤为重要。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以下哪种思维方式对于突破传统观念、提出全新解决方案最为关键?( )
  • A、 逻辑思维
  • B、 收敛思维
  • C、 发散思维
  • D、 辩证思维


  • 149、 学校的校风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从文化学角度看,校风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
  • A、 物质文化
  • B、 制度文化
  • C、 精神文化
  • D、 行为文化


  • 150、 学风建设中,“自主学习” 是关键。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自主学习涉及到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元认知策略?( )
  • A、 计划策略
  • B、 监控策略
  • C、 复述策略
  • D、 调节策略


  • 151、 学校的校训 “止于至善”,意思是( )
  • A、 达到最完美的境界,不断追求卓越
  • B、 停止追求,满足现状
  • C、 追求表面的完美,不注重实际
  • D、 只对教师的要求,与学生无关


  • 152、 创新精神的培养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 )
  • A、 阻碍社会进步
  • B、 推动社会创新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
  • C、 与社会发展无关
  • D、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 153、 学风建设中,班级制定学习公约,这有助于( )
  • A、 约束学生,限制学生自由
  • B、 规范班级学习秩序,营造良好学风
  • C、 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 D、 没有实际作用


  • 154、 教风建设中,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这是为了( )
  • A、 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 B、 旅游放松
  • C、 增加学校的开支
  • D、 与教学无关


  • 155、 良好的校风能够为学生提供( )
  • A、 一个混乱无序的学习环境
  • B、 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 C、 一个只注重学习成绩的环境
  • D、 一个压抑的环境


  • 156、 校训对学生的成长起到( )作用
  • A、 引导和激励
  • B、 限制和约束
  • C、 没有作用
  • D、 只在学校期间有影响,毕业后就没用了


  • 157、 学校开展校园文化节,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这对学校的影响是( )
  • A、 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知名度,促进学校发展
  • B、 浪费学校资源
  • C、 增加学校管理难度
  • D、 与学校发展无关


  • 158、 学风中 “活学” 是指( )
  • A、 学习死板,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 B、 善于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举一反三
  • C、 只学习生活中的知识
  • D、 学习没有规律,随意学习


  • 159、 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这体现了( )教风
  • A、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 B、 增加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 C、 不注重教学效果
  • D、 让学生浪费时间


  • 160、 校风建设中,学校倡导文明用语,这是为了( )
  • A、 让学生说话更有礼貌,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风气
  • B、 限制学生的言论自由
  • C、 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 D、 没有实际意义


  • 161、 学校的校训 “励志笃行”,“励志” 的含义是( )
  • A、 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 B、 让学生只追求物质利益
  • C、 与学习无关的志向
  • D、 只针对少数优秀学生的要求


  • 162、 创新精神在教学中的体现不包括( )
  • A、 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 B、 学生提出新的解题思路
  • C、 学校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不做任何改变
  • D、 师生共同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 163、 学风建设中,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是为了( )
  • A、 让学生不务正业,看闲书
  • B、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宽知识面,促进学风建设
  • C、 增加学生的作业量
  • D、 与学风建设无关


  • 164、 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 )
  • A、 学校的招生情况
  • B、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发展
  • C、 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
  • D、 学校的地理位置


  • 165、 良好校风的传承需要( )
  • A、 每一届师生的共同努力,代代相传
  • B、 只依靠学校领导的推动
  • C、 不需要刻意培养,自然形成
  • D、 只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不需要参与


  • 166、 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 )
  • A、 外在表现
  • B、 次要部分
  • C、 核心和灵魂
  • D、 附属内容


  • 167、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这与( )的培养直接相关
  • A、 校风
  • B、 教风
  • C、 学风
  • D、 创新精神


  • 168、 学风中 “精学” 要求学生( )
  • A、 对知识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 B、 深入钻研知识,精益求精
  • C、 只学习简单的知识
  • D、 学习很多知识,但不精通


  • 169、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这体现了( )教风
  • A、 包办代替
  • B、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启发引导
  • C、 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 D、 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 170、 校风建设中,学校开展体育比赛,这有助于( )
  • A、 让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校风建设
  • B、 让学生受伤,影响学习
  • C、 增加学校的安全隐患
  • D、 与校风建设无关


  • 171、 学校的校训 “知行合一”,强调的是( )
  • A、 知识和行动要统一,注重实践
  • B、 只学习知识,不用行动
  • C、 只注重行动,不学习知识
  • D、 知识和行动没有关系


  • 172、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 )
  • A、 固定的模式和方法
  • B、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实践,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 C、 只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
  • D、 限制学生的思维,避免犯错


  • 173、 学风建设中,学校设立奖学金制度,主要是为了( )
  • A、 奖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 B、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营造良好学风
  • C、 增加学校的开支
  • D、 让学生之间产生竞争矛盾


  • 174、 教风建设中,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这是为了( )
  • A、 应付学校检查
  • B、 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
  • C、 显示自己很努力
  • D、 没有实际作用


  • 175、 良好的校风可以( )
  • A、 让学生不用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 B、 吸引更多优秀的师生加入学校,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 C、 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
  • D、 与学校的发展没有关系


  • 176、 校训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 )
  • A、 装饰校园
  • B、 规范师生行为,引导教育教学方向
  • C、 作为学校的标志,没有实际意义
  • D、 仅供对外宣传使用


  • 177、 学校举办创新创业讲座,邀请企业家分享经验,这对学生的影响是( )
  • A、 让学生了解创业的艰辛,放弃创业想法
  • B、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 C、 与学生的学习无关,浪费时间
  • D、 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 178、 学风中 “恒学” 强调的是( )
  • A、 学习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B、 学习要有恒心,坚持不懈
  • C、 只在考试前学习
  • D、 学习只靠兴趣,没有兴趣就不学


  • 179、 校风建设中,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如张贴宣传海报,这是为了( )
  • A、 让校园更美观
  • B、 传播校园文化,强化校风
  • C、 增加学校的开支
  • D、 应付上级检查


  • 180、 学校的校训 “求是”,体现了( )
  • A、 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
  • B、 追求时尚,不注重实际
  • C、 只关注理论,不注重实践
  • D、 随意猜测,不追求严谨


  • 181、 创新精神与一训三风的关系是( )
  • A、 创新精神与一训三风没有关联
  • B、 创新精神是一训三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之中
  • C、 一训三风阻碍创新精神的培养
  • D、 创新精神只与校训有关,与校风、教风、学风无关


  • 182、 学风建设中,班级组织学习经验分享会,这有助于( )
  • A、 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学习方法
  • B、 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 C、 浪费学生时间
  • D、 增加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


  • 183、 教风建设中,学校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目的是( )
  • A、 让教师互相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 B、 给教师增加工作负担
  • C、 选拔优秀教师
  • D、 展示学校的教学成果


  • 184、 良好的校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 )作用
  • A、 消极影响
  • B、 没有影响
  • C、 积极促进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 D、 不确定


  • 185、 校训中的 “德” 主要是指( )
  • A、 道德品质,包括诚信、善良、正直等
  • B、 个人的运气
  • C、 与学习无关的品德
  • D、 只针对教师的品德要求


  • 186、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创新培训,这与( )相关
  • A、 校风建设
  • B、 教风建设
  • C、 学风建设
  • D、 校园环境建设


  • 187、 学风中 “善思” 要求学生( )
  • A、 不思考,只接受知识
  • B、 善于思考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 C、 只思考简单问题,不挑战难题
  • D、 自己思考,不与他人交流


  • 188、 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这体现了( )教风
  • A、 包容开放
  • B、 专制独裁
  • C、 因循守旧
  • D、 冷漠无情


  • 189、 校风建设中,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
  • A、 劳动技能
  • B、 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 C、 表演能力
  • D、 学习成绩


  • 190、 学校将校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设置校训雕塑,这是为了( )
  • A、 美化校园环境
  • B、 让学生时刻牢记校训,传承学校精神
  • C、 增加校园的艺术氛围
  • D、 展示学校的经济实力


  • 191、 创新精神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 )
  • A、 可以让学生不学习基础知识,只追求创新
  • B、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 C、 只是为了让学校获得更多荣誉
  • D、 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 192、 为了培养良好学风,学校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这是为了( )
  • A、 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 B、 方便学生借阅书籍,营造学习氛围
  • C、 展示学校的硬件设施
  • D、 吸引更多学生来图书馆玩耍


  • 193、 教风的核心是( )
  • A、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 B、 教师的教学技巧
  • C、 教师的学历水平
  • D、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 194、 校风的形成主要依靠( )
  • A、 学校领导的个人行为
  • B、 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 C、 个别优秀教师的带动
  • D、 学生家长的参与


  • 195、 校训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 )
  • A、 只是一个口号,没有实际作用
  • B、 为学校发展指明方向,凝聚师生力量
  • C、 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
  • D、 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教学质量无关


  • 196、 学风中强调的 “乐学” 是指( )
  • A、 只喜欢玩乐,不喜欢学习
  • B、 对学习充满兴趣,享受学习过程
  • C、 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乐趣
  • D、 被迫学习,没有主动性


  • 197、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体现了( )教风
  • A、 传统守旧
  • B、 合作创新
  • C、 独断专行
  • D、 放任自流


  • 198、 下哪项校风内容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关( )
  • A、 文明礼貌
  • B、 团结互助
  • C、 爱国奉献
  • D、 勤奋好学


  • 199、 学校举办科技节,鼓励学生展示创新作品,这与学校的( )相契合
  • A、 校训中的创新理念
  • B、 校风的纪律要求
  • C、 教风的严谨性
  • D、 学风的勤奋特点


  • 200、 校风建设中,学校组织 “文明班级” 评选活动,主要目的是( )
  • A、 增加教师工作量
  • B、 给学生增加压力
  • C、 促进班级间竞争,营造良好校园风气
  • D、 浪费学校资源


  • 201、 学校的校训强调 “创新”,这意味着学校鼓励师生( )
  • A、 墨守成规,遵循传统
  • B、 敢于突破常规,提出新想法、新方法
  • C、 只关注学习成绩,不参与创新活动
  • D、 不与他人交流合作,独自创新


  • 202、 校训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出自( )
  • A、 《论语》
  • B、 《孟子》
  • C、 《大学》
  • D、 《中庸》


  • 203、 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
  • A、 服装风格
  • B、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等
  • C、 娱乐活动偏好
  • D、 社交圈子


  • 204、 “因材施教” 体现了良好教风的( )特点
  • A、 创新性
  • B、 统一性
  • C、 随意性
  • D、 单一性


  • 205、 一位教师总是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耐心解答学生问题,这体现了( )的教风
  • A、 敷衍了事
  • B、 严谨负责
  • C、 自由散漫
  • D、 墨守成规


  • 206、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 )
  • A、 风格和作风
  • B、 教学工具
  • C、 学生评价
  • D、 教学成绩


  • 207、 学校倡导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的校风,其中 “勤奋” 主要针对( )
  • A、 教师教学态度
  • B、 学校管理方式
  • C、 学生学习态度
  • D、 校园建设速度


  • 208、 以下哪项不属于良好校风的表现( )
  • A、 校园环境整洁有序
  • B、 师生关系冷漠
  • C、 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 D、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 209、 校训通常体现了学校的( )
  • A、 地理位置
  • B、 历史文化和办学理念
  • C、 学生数量
  • D、 校园环境


  • 210、 教风强调教师的( )
  • A、 教学态度和方法 B. 个人收入 C. 家庭背景 D. 业余爱好


  • 211、 学校的 “一训” 通常指的是( )
  • A、 校训 B. 教训 C. 训练 D. 训话


  • 212、(简答题) 一、选择题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