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位置: 线上活动  >  在线答题  >  答题题库

伍夏茂

2025-02-21 10:35:42.226.0.59950

伍夏茂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胶砂的质量配合比为一份水泥、三份中国ISO标准砂和半份水(水灰比w/c为0.50)。每锅材料需( )水泥、1350g士5g砂子和225mL士1mL或225 g士1g水。
  • A、400g±2g
  • B、450g±2g
  • C、500g±1g
  • D、500g±2g


  • 2、 雷氏夹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 )。
  • A、12h±1h
  • B、12h±2h
  • C、24h±1h
  • D、24h±2h


  • 3、 水泥凝结时间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 )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 A、15
  • B、20
  • C、30
  • D、45


  • 4、 水泥氯离子的测定(硫氰酸铵容量法),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产生的( )在摇动下不消失为止。
  • A、红棕色
  • B、橙黄色
  • C、乳白色
  • D、砖红色


  • 5、 记录( )的时间作为水泥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 A、开始搅拌
  • B、水泥全部加入水中
  • C、水泥称量
  • D、装入试模


  • 6、 热轧带肋钢筋公称直径14~20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允许的偏差值()
  • A、±4.5%
  • B、±5.5%
  • C、±6.5%
  • D、±7.5%


  • 7、 弯曲应在()的温度下进行
  • A、10℃~35℃
  • B、12℃~30℃
  • C、15℃~25℃
  • D、15℃~35℃


  • 8、 钢筋HRB400E 公称直径36反向弯曲压头直径是()。
  • A、4d
  • B、5d
  • C、6d
  • D、7d


  • 9、 钢筋牌号HPB300的抗拉强度不小于()MPa。
  • A、400
  • B、410
  • C、420
  • D、430


  • 10、 如果仅需要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选取不超过( )的单一试 验速率。
  • A、0.006s-1
  • B、0.007s-1
  • C、0.008s-1
  • D、0.009s-1


  • 11、 碎石泥粉含量检测,称取一份烘干试样,将试样放人淘洗容器中,注人清水,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 )。
  • A、24±0.5h
  • B、24±1h
  • C、2h±0.5h
  • D、2h±10min


  • 12、 建筑用砂石粉含量定义,机制砂中粒径小于( )的颗粒含量。。
  • A、75μm
  • B、45μm
  • C、80μm
  • D、30μm


  • 13、 建筑用砂泥块含量试验筛孔径为( )的筛
  • A、75μm及0.6mm
  • B、75μm及1.18mm
  • C、0.30mm及0.60mm
  • D、0.60mm及1.18mm


  • 14、 机制砂压碎值指标检测,称取单粒级试样约( ),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已组装成的受压钢模内,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整平钢模内试样的表面,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内,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
  • A、200g
  • B、330g
  • C、450g
  • D、500g


  • 15、 建筑用碎石泥粉含量Ⅱ类技术指标( )。
  • A、≤0.5%
  • B、≤1.0%
  • C、≤1.5%
  • D、≤2.0%


  • 16、 有关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说法错误的是( )
  • A、试验目的是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
  • B、混凝土的装料和捣实方法根据拌合物的稠度而定;
  • C、在采用振动法振实过程中,如混凝土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至表面出浆为 止;
  • D、计算结果精确至1kg/m³。


  • 17、 在混凝土抗折试验过程中,有关加荷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强度<30MPa时,加荷速度取0.02~0.05MPa/s ;
  • B、强度30MPa-60MPa时,加荷速度取0.02~0.05MPa/s ;
  • C、强度≥60MPa时,加荷速度取0.05~0.08MPa/s ;
  • D、强度30MPa-60MPa时,加荷速度取0.08~0.10MPa/s。


  • 18、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 规定,混凝土抗压 强度试验机的相关要求与标准要求不符的是( )。
  • A、试件破坏荷载必须在20~80%的量程范围内
  • B、示值相对误差应为±1%
  • C、试验机上下承压板有平面度控制要求
  • D、承压板表面硬度和粗糙度有控制要求


  • 19、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试验使用的滴定管宜为( )ml棕色滴定管。
  • A、5
  • B、10
  • C、25
  • D、50


  • 20、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测量结果应精确至( )mm
  • A、0.1
  • B、1
  • C、5
  • D、10


  • 21、 外加剂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应将灌满试样溶液的比重瓶塞上塞子后浸入( )℃的超级恒温水浴内。
  • A、20±1
  • B、20±2
  • C、20±3
  • D、20±4


  • 22、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测定,不属于电位滴定法所用的试剂是( )
  • A、硝酸(1+1)
  • B、硝酸银溶液(17g/L)
  • C、氯化钠标准溶液
  • D、盐酸(1+1)


  • 23、 关于《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中泌水率的测定,不正确的是( )
  • A、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185mm,高200mm)
  • B、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
  • C、在振动台上振动10s
  • D、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次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吸水。


  • 24、 外加剂抗压强度试件预养温度为( )℃
  • A、20±2
  • B、20±1
  • C、20±3
  • D、20±5


  • 25、 混凝土外加剂(除早强剂、缓凝剂外的各种外加剂)的减水率需要拌合( )批次进行测定。
  • A、6
  • B、9
  • C、3
  • D、2


  • 26、 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对比水泥:符合SGB 14-1510规定,或符合GB 175规定的强度等级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按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胶砂配比配制的对比胶砂流动度(L0)在( )mm内。
  • A、140-150
  • B、145-155
  • C、140-155
  • D、145-150


  • 27、 矿渣粉比表面积按GB/T 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进行,样品先通过( )方孔筛,再在( )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 A、0.9mm、110℃±10℃
  • B、0.75mm、110℃±5℃
  • C、0.75mm、110℃±5℃
  • D、0.9mm、110℃±5℃


  • 28、 粉煤灰流动度比试验中,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 )的两个方向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单位为毫米。
  • A、相互平行方向
  • B、相互垂直方向
  • C、两个最大直径
  • D、两个最小直径


  • 29、 矿渣粉活性指数指标检验时,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 )。
  • A、1mm
  • B、5mm
  • C、3mm
  • D、10mm


  • 30、 烧失量的测定:试样在( )℃的高温炉中灼烧,灼烧所失去的质量即为烧失量。
  • A、950±20
  • B、950±25
  • C、900±20
  • D、900±25


  • 31、 《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规范中,试验荷载试验中,荷载等级为C250应符合( )。
  • A、试验荷载200F/kN
  • B、试验荷载220F/kN
  • C、试验荷载240F/kN
  • D、试验荷载250F/kN


  • 32、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规范中,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标准试件是( )的圆柱体试件。
  • A、φ150mm×150mm
  • B、φ150mm×300mm
  • C、φ100mm×200mm
  • D、φ200mm×400mm


  • 33、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2021,水泥抗压强度试验,单个抗压强度结果精确至 0.1 MPa,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MPa。
  • A、0.1
  • B、1
  • C、0.5
  • D、1.0


  • 34、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2021,水泥抗压强度的计算应精确至( )MPa。
  • A、1
  • B、0.5
  • C、0.1
  • D、5


  • 3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2021,水泥胶砂成型操作,锯割动作的多少和直尺角度的大小取决于胶砂的( ),较稠的胶砂需要多次锯割、锯割动作要慢以防止拉动已振实的胶砂。用拧干的湿毛中将试模端板顶部的胶砂擦拭干净,再用同一直边尺以近乎( )的角度将试体表面抹平。
  • A、稀稠程度,水平
  • B、稀稠程度,垂直
  • C、多少,水平
  • D、流动度,水平


  • 36、 《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规范中,残留变形的检测,加载前,记录并盖几何中心位置的( ),测量精度为0.1mm。
  • A、初始值
  • B、第二值
  • C、第三值
  • D、最终值


  • 37、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时,临近终凝时每隔15 min(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到达终凝时,需要在试体( )测试,确认结论相同才能确定到达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 A、另外两个不同点
  • B、另外一个点
  • C、另外三个不同点
  • D、另外四个不同点


  • 38、 《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规范中,检查井盖按承载能力划分为:A15、B125、( )、D400、E600、F900等级。
  • A、C200
  • B、C220
  • C、C250
  • D、C270


  • 39、 《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规范中,试验荷载试验中,荷载等级为E600应符合( )。
  • A、试验荷载300F/kN
  • B、试验荷载400F/kN
  • C、试验荷载500F/kN
  • D、试验荷载600F/kN


  • 40、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2021,水泥胶砂成型时,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边尺以近似 ( )的角度(但向刮平方向稍斜)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制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 ,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
  • A、90°
  • B、60°
  • C、30
  • D、0°


  • 41、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3441-2024粉煤灰中SiO2含量,配置标准溶液称取规定克数,经规定温度新灼烧过( )min的SiO2。
  • A、15
  • B、20
  • C、25
  • D、30


  • 42、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3441-2024粉煤灰中SiO2含量,配置标准溶液吸取10.00mL浓度0.2mg/mL的标准溶液于10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标准溶液每毫升含有( )mg二氧化硅。
  • A、0.01
  • B、0.02
  • C、0.001
  • D、0.002


  • 43、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3441-2024粉煤灰中Al2O3含量,用( )标准溶液滴定。
  • A、EDTA二钠
  • B、氢氟酸
  • C、无水碳酸钠
  • D、硝酸银


  • 4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3441-2024粉煤灰中SiO2含量,配置标准溶液称取规定克数,经( )℃新灼烧过规定时间的SiO2。
  • A、800~1000
  • B、1000~1100
  • C、1100~1200
  • D、1200~1300


  • 45、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3441-2024粉煤灰中SiO2含量,胶凝性二氧化硅测定是称取规定质量的试样,精确至( )g。
  • A、0.0001
  • B、0.0002
  • C、0.0004
  • D、0.0005


  • 46、 《混凝土路面砖》GB/T 28635-2012规范中,混凝土路面砖防滑性物理性能检测,每组试件数量为( )块。
  • A、3
  • B、5
  • C、6
  • D、10


  • 47、 《混凝土路面砖》GB/T 28635-2012规范中,混凝土路面砖Cf6.0的抗折强度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应分别大于等于多少( )MPa。
  • A、≥6.00,≥5.00
  • B、≥6.00,≥5.10
  • C、≥6.00,≥5.20
  • D、≥6.00,≥5.30


  • 48、 《混凝土路面砖》GB/T 28635-2012规范中,混凝土路面砖Cc60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应大于等于( ) MPa。
  • A、≥60.0,≥40.0
  • B、≥60.0,≥45.0
  • C、≥60.0,≥50.0
  • D、≥60.0,≥55.0


  • 49、 《混凝土路缘石》JC/T 899-2016规范中抗压试验,启动试验机,加荷速度调整在( )MPa/s,匀速连续地加荷,直至试样破坏,记录最大荷载。
  • A、0.1~0.3
  • B、0.3~0.5
  • C、0.5~0.7
  • D、0.7~1.0


  • 50、 混凝土及其制品耐磨性试验方法》GB/T 16925-1997规范试验步骤中,将试件受磨面朝上,水平放置在耐磨试验机的试件夹具内,调平后( )。
  • A、靠紧
  • B、拧紧
  • C、夹紧
  • D、上紧


  • 51、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 T 0350-2005细集料压碎值试验,将干燥子样充分过筛,分成0.3~0.6mm,( )、1.18~2.36mm和2.36~4.75mm 四个粒级颗粒,每个粒级不少于1000g各粒级颗粒搅拌均匀,各称取330g 试样( )份。
  • A、0.6-1.18mm,二
  • B、0.6-1.18mm,三
  • C、0.6-1.08mm,三
  • D、0.5-1.18mmmm,三


  • 5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 T 0372-2024集料水溶性氯离子含量试验,细集料试样制备,将样品缩分至( )试样两份,( )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 A、300g±50g,105℃+5℃
  • B、500g±50g,110℃+5℃
  • C、500g±50g,105℃+5℃
  • D、500g±10g,105℃+5℃


  • 5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3432-2024 T0335-1994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加水至水面高出试样150mm,并充分搅拌均匀,浸泡( )。
  • A、24h±0.5h
  • B、12h±0.5h
  • C、24h±0.2h
  • D、8h±0.5h


  • 54、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检验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规定,碎石或卵石压碎指标值试验用的仪器设备压力试验机荷载()。
  • A、300kN
  • B、1000kN
  • C、500kN
  • D、800kN


  • 5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 T 0372-2024集料水溶性氯离子含量试验,结果整理,试样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计算精确至( )。
  • A、0.01%
  • B、0.001%
  • C、0.1%
  • D、0.0001%


  • 56、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 T 0372-2024集料水溶性氯离子含量试验,使用的振动器,能够安放试验用浸泡容器且持续振摇( )以上。
  • A、4h
  • B、8h
  • C、12h
  • D、24h


  • 57、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 T 0350-2005细集料压碎值试验,压碎值试筒的内径是( )
  • A、75mm±0.3mm
  • B、77mm±0.3mm
  • C、77mm±0.1mm
  • D、77mm±0.5mm


  • 5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3432-2024 T0349-2024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继续加人5mL,亚甲蓝溶液,搅拌1min后,再次进行色晕检验。按此重复试验,直至围绕纯蓝色沉淀物周围出现一个宽度约( )的浅蓝色光晕,表明试验接近终点。
  • A、0.5mm
  • B、1.5mm
  • C、2mm
  • D、1mm


  • 59、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粗集料压碎值试验,将样品泡水洗刷至水清澈后沥干后,对于温度敏感性再生材料,可采用多少摄氏度烘干( )。
  • A、35℃±5℃
  • B、40℃±5℃
  • C、50℃±5℃
  • D、60℃±5℃


  • 60、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3432-2024 T0311-2005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规准仪法),本方法测定的针状颗粒是指最大长度与该颗粒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之比大于( )的颗粒,片状颗粒是指最大厚度与该颗粒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之比小于( )的颗粒。
  • A、2.4,0.4
  • B、2.0,0.4
  • C、2.4,0.5
  • D、2.0,0.5


  • 61、 根据GB/T 1499.2-2024,当带有规范规定的缺陷以外的表面缺陷的试样不符合力学性能或者工艺性能要求时,则判定表面质量()。
  • A、无关
  • B、相关
  • C、合格
  • D、不合格


  • 62、 根据GB/T 1499.2-2024,钢筋内径的测量应精确到()。
  • A、0.1mm
  • B、0.2mm
  • C、0.25mm
  • D、0.5mm


  • 63、 依据JGJ 107-2016,钢筋直径32mm,接头等级为Ⅰ级,在单向拉伸作用下,残余变形应满足()。
  • A、u0≤0.10mm
  • B、u0≤0.14mm
  • C、u0≤0.16mm
  • D、u0≤0.6mm


  • 64、 根据GB/T 228.1-2021,测量断后伸长率,如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小于原始标距的()时,可采用附录N规定的位移法测定断后伸长率。
  • A、二分之一
  • B、三分之一
  • C、四分之一
  • D、五分之一


  • 65、 根据GB/T 1499.1-2024,钢筋重量偏差项目不合格时,()复验。
  • A、双倍
  • B、允许
  • C、不允许
  • D、翻倍


  • 66、 根据GB/T 1499.2-2024,公称直径28mm的理论重量为()kg/m。
  • A、3.98
  • B、4.02
  • C、4.81
  • D、4.83


  • 67、 根据GB/T 1499.2-2024,公称直径为10mm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为()。
  • A、±6.5
  • B、±6
  • C、±5.5
  • D、±5


  • 68、 根据GB/T 13788-2024,测量重量偏差时,重量测定应精确到()。
  • A、0.01g
  • B、0.1g
  • C、1g
  • D、10g


  • 69、 依据JGJ 107-2016,钢筋直径28mm,接头等级为Ⅲ级,在单向拉伸作用下,残余变形应满足()。
  • A、u0≤0.16mm
  • B、u0≤0.10mm
  • C、u0≤0.14mm
  • D、u0≤0.3mm


  • 70、 根据GB/T 228.1-2021,试样的夹持方法宜确保夹持的试样受()拉力的作用,尽量减小弯曲。
  • A、横向
  • B、纵向
  • C、轴向
  • D、垂直


  • 71、 根据GB/T 28900-2022,手工法测定最大力总延伸率的公式中,其Rm表示为()
  • A、屈服强度
  • B、抗拉强度
  • C、屈服力值
  • D、最大力值


  • 72、 根据GB/T 21839-2019,当试样在距夹具()mm之内发生断裂,试验应判为无效,应允许重新试验。
  • A、3
  • B、4
  • C、5
  • D、6


  • 73、 GB/T 8077-2023中规定,稀释干燥法测外加剂含固量时,洁净带盖称量瓶经烘30min后,盖上盖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少()min后称量。
  • A、10
  • B、20
  • C、30
  • D、50


  • 74、 GB/T 8077-2023中规定,采用精密密度计法测外加剂密度时,所需仪器精密密度计的分度值为()g/mL。
  • A、0.1
  • B、0.01
  • C、0.001
  • D、0.0001


  • 75、 外加剂pH值试验测量中,当仪器校正好后,先用水,再用测试溶液冲洗电极,然后再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轻轻摇动试杯,使溶液均匀。待到酸度计的读数稳定()min,记录读数。
  • A、1
  • B、2
  • C、3
  • D、5


  • 76、 GB/T 8077-2023中规定,电位滴定法测定外加剂氯离子含量时,对于可溶性试样,准确称取试样0.5000g~5.0000g,放入烧杯中,加200mL水和()mL硝酸(1+1),使溶液呈酸性,搅拌至完全溶解。
  • A、1
  • B、2
  • C、4
  • D、5


  • 77、 GB/T 23439-2017中规定,测量前()h,将测量仪、恒温水槽、自来水放在标准试验室内恒温,并将试体及测量仪测头擦净。
  • A、1
  • B、2
  • C、3
  • D、4


  • 78、 GB 8076-2008中规定,含气量以三个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若三个试样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时,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试验结果。
  • A、0.10
  • B、0.20
  • C、0.30
  • D、0.50


  • 79、 GB/T 8077-2023中规定,用电位滴定法,以银电极或()为指示电极,其电势随Ag+ 浓度而变化。
  • A、氯电极
  • B、氢电极
  • C、铜电极
  • D、银电极


  • 80、 GB 8076-2008中规定,用于抗压强度比试验中的石子,应符合GB/T 14685要求的公称粒径和占比的碎石或卵石二级配,且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空隙率小于()%,含泥量小于()%。如有争议,以碎石结果为准。
  • A、8,45,1.0
  • B、8,47,0.5
  • C、10,45,1.0
  • D、10,47,0.5


  • 81、 GB/T 8077-2023中规定,电位滴定法测定外加剂氯离子含量时,当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500%时,使用浓度为()mol/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和1.7g/L,的硝酸银溶液检测。
  • A、0.0050
  • B、0.0100
  • C、0.0150
  • D、0.0200


  • 82、 GB 8076-2008中规定,抗压强度比以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强度之比表示,计算结果精确到()%。
  • A、0.1
  • B、0.5
  • C、1
  • D、5


  • 83、 GB 8076-2008中规定,用于泌水率比试验中的砂,应符合()标准中Ⅱ区要求的中砂,但细度模数为2.6~2.9,含泥量小于1%。
  • A、GB/T 14684
  • B、GB/T 14685
  • C、JGJ 52
  • D、JTG 3432


  • 84、 GB 8076-2008中规定,测定含气量试验时,对于混凝土搅拌有相关要求,采用符合JG 3036要求的公称容量为()L的单卧轴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机的拌合量应不少于20L。不宜大于45L。
  • A、30
  • B、40
  • C、50
  • D、60


  • 85、 GB/T 8077-2023中规定,稀释干燥法测外加剂含固量时,所用仪器天平的分度值为()g。
  • A、0.1
  • B、0.01
  • C、0.001
  • D、0.0001


  • 86、 GB/T 8077-2023中规定,采用比重瓶法测外加剂密度时,在试验步骤中,对于瓶外的水应采用()方式进行处理。
  • A、软毛巾
  • B、吸水纸
  • C、吸管
  • D、毛刷


  • 87、 GB/T 23439-2017中规定,测量试体的初始长度之后,向恒温水槽中注入温度为()℃的自来水,水面应高于试体的水泥砂浆部分。
  • A、20±1
  • B、20±2
  • C、20±3
  • D、20±4


  • 88、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GB/T11896-1989氯离子含量试验,分析程序中,由有机质而产生的较轻色度,可加入0.01mol/L高锰酸钾( )mL,煮沸。
  • A、1
  • B、2
  • C、3
  • D、5


  • 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GB/T11896-1989氯离子含量试验,本标准适用浓度范围为( )mg/L的氯化物。
  • A、10~200
  • B、10~300
  • C、10~400
  • D、10~500


  • 90、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GB/T11896-1989氯离子含量试验,分析程序中,如果有机物含量高,用马弗炉灰化法预先处理水样,取适量废水样于瓷蒸发皿中,调节PH值至8~9,置水浴上蒸干,然后放入马弗炉中在600℃下灼烧( )h后,取出冷却再加10mL蒸馏水。
  • A、1
  • B、1.5
  • C、2
  • D、2.5


  • 91、 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就管理体系的()、满足客户和其他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 A、有效性
  • B、完整性
  • C、公正性
  • D、适宜性


  • 92、 对所有实验室活动方法的偏离,应事先将该偏离形成文件,经技术判断,获得授权并被()接受。
  • A、管理层
  • B、质量负责人
  • C、客户
  • D、技术负责人


  • 93、 实验室应实施、监控并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
  • A、进入和使用影响实验室活动的区域
  • B、预防对实验室活动的污染、干扰或不利影响
  • C、有效隔离不相容的实验室活动区域
  • D、有效隔离相容的实验室活动区域


  • 94、 实验室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不经过客户同意就分包?( )
  • A、分包方是同集团旗下的关联实验室
  • B、分包项目价值较低
  • C、分包不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准确性
  • D、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经过客户书面同意


  • 95、 期间核查的主要目的是( )。
  • A、代替校准或检定
  • B、验证设备在两次校准(检定)之间是否保持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 C、延长设备校准周期
  • D、降低设备的使用频率


  • 96、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规定,专项资质“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要求:检测场地面积不少于( )m²;检测场所总面积不少于( )m²。
  • A、800、960
  • B、800、1000
  • C、850、1000
  • D、900、1000


  • 97、 违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未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费用列入工程概预算并单独列支行为,但未造成危害后果和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罚款。
  •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 B、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 D、3万元以下


  • 98、 检测机构取得检测机构资质后,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资质许可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开,整改时间不得超过( )个月。
  • A、1
  • B、2
  • C、3
  • D、4


  • 99、 违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行为,但未造成危害后果和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罚款。
  • A、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C、1万元以下
  • D、3万元以下


  • 100、 专项资质“桥梁及地下工程”要求:一级注册机构工程师不少于( )名,注册岩土工程师不少于 ( )名,且具有 2 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技术人员不少于 ( )人,其中具有 3 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的工程类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 )人、工程类专业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 )人。
  • A、1、1、15、3、1
  • B、1、1、15、4、2
  • C、2、1、20、4、2
  • D、2、1、20、5、1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