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1.《素问•热论》认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
2、 2.《素问•热论》认为,两感于寒者则( )。
3、 1.《素问•热论》认为伤寒一日,则( )
4、 2.《素问•热论》认为伤寒二日,则( )
5、 3.《素问•热论》认为伤寒三日,则( )
6、 4.《素问•热论》认为伤寒四日,则( )
7、 5.《素问•热论》认为伤寒五日,则( )
8、 6.《素问•热论》认为伤寒六日,则( )
9、 7.《素问•热论》认为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于脏者,治以( )
10、 8.《素问•热论》认为,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则( )
11、 9.《素问•热论》认为,其不两感于寒者,八日则( )
12、 10.《素问•热论》认为,其不两感于寒者,九日则( )
13、 11.《素问•热论》认为,其不两感于寒者,十日则( )
14、 12.《素问•热论》认为,其不两感于寒者,十一日则( )
15、 13.《素问•热论》认为,其不两感于寒者,十二日则( )
16、 14.《素问•热论》认为,太阳病的症状为( )
17、 15.《素问•热论》认为,阳明病的症状为( )
18、 16.《素问•热论》认为,少阳病的症状为( )
19、 17.《素问•热论》认为,太阴病的症状为( )
20、 18.《素问•热论》认为,厥阴病的症状为( )
21、 19.《素问•热论》认为,“头痛少愈”是由于( )
22、 20.《素问•热论》认为,“身热少愈”是由于( )
23、 21.《素问•热论》认为,“耳聋微闻”是由于( )
24、 1.《素问•热论》认为,热病治疗时其满三日者当用( )
25、 2.《素问•热论》认为,热病产生遗热是由于( )
26、 3.《素问•热论》认为,热病恢复期当禁( )
27、 1. 《素问·热论》认为,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 )
28、 2. 《素问·热论》认为,两感于寒者,病二日则( )
29、 3. 《素问·热论》认为,两感于寒者,病三日则( )
30、 4.《素问•热论》认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 )
31、 5.《素问•热论》认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后夏至日为( )
32、 1.《素问•评热病论》认为,阴阳交的症状是( )
33、 2.《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失志者常出现( )
34、 3.《素问•评热病论》认为,不能食则( )
35、 1. 《素问・咳论》认为,“咳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的症状常出现( )
36、 2. 《素问・咳论》认为,“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的症状常出现于( )
37、 3. 《素问・咳论》认为,“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的症状常出现于( )
38、 4. 《素问・咳论》认为,“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的症状常出现于( )
39、 5. 《素问・咳论》认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 的症状常出现于( )
40、 6.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的症状常出现于( )
41、 7. 《素问・咳论》认为,“咳呕胆汁” 的症状常出现于( )
42、 8.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遗失” 的症状常出现于( )
43、 9.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失气” 的症状常出现于( )
44、 10.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遗溺” 的症状常出现于( )
45、 11. 《素问・咳论》认为,“咳而腹满” 常见于( )
46、 12. 《素问・咳论》认为,肺咳者常见( )
47、 13. 《素问・咳论》认为,心咳者常见( )
48、 14. 《素问・咳论》认为,肝咳者常见( )
49、 15. 《素问・咳论》认为,脾咳者常见( )
50、 16. 《素问・咳论》认为,肾咳者常见( )
51、 17. 《素问・咳论》认为,胃咳者常见( )
52、 18. 《素问・咳论》认为,胆咳者常见( )
53、 19. 《素问・咳论》认为,大肠咳者常见( )
54、 20. 《素问・咳论》认为,小肠咳者常见( )
55、 21. 《素问・咳论》认为,膀胱咳者常见( )
56、 22. 《素问・咳论》认为,三焦咳者常见( )
57、 1. 《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病的病位在于( )
58、 2. 《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病的症状是( )
59、 3.《素问・评热病论》中 “劳风” 的治法宜( )
60、 4. 《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的病情缓解 “精者” 需( )
61、 5. 《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的病情缓解 “中年者” 需( )
62、 6. 《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的病情缓解 “不精者” 需( )
63、 1. 《素问・痹论》认为,痹证的病因是( )
64、 2. 《素问・痹论》中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的特点是( )
65、 3. 《素问・痹论》中 “寒气胜者为痛痹” 的特点是( )
66、 4. 《素问・痹论》中 “湿气胜者为着痹” 的特点是( )
67、 1. 《素问・痹论》认为,痹证病在骨则( )
68、 2. 《素问・痹论》认为,痹证病在脉则( )
69、 3. 《素问・痹论》认为,痹证病在筋则( )
70、 4. 《素问・痹论》认为,痹证病在肉则( )
71、 5. 《素问・痹论》认为,痹证病在皮则( )
72、 1. 《素问・痹论》认为,痹证累及五脏的原因是( )
73、 2. 《素问・痹论》中 “心痹” 的症状是( )
74、 3. 《素问・痹论》中 “肝痹” 的症状是( )
75、 4. 《素问・痹论》中 “脾痹” 的症状是( )
76、 5. 《素问・痹论》中 “肺痹” 的症状是( )
77、 6. 《素问・痹论》中 “肾痹” 的症状是( )
78、 1.《素问・举痛论》认为五脏六腑在面部的望诊,出现白者为( )
79、 2. 《素问・举痛论》认为五脏六腑在面部的望诊,出现黄赤者为( )
80、 3. 《素问・举痛论》认为五脏六腑在面部的望诊,出现青黑者为( )
81、 1.《灵枢・厥病》认为,邪犯足阳明太阴经时易出现( )
82、 2.《灵枢・厥病》认为,邪犯足厥阴经时易出现( )
83、 3.《灵枢・厥病》认为,邪犯手足少阴经时易出现( )
84、 4.《灵枢・厥病》认为,邪犯足太阴经时易出现( )
85、 5.《灵枢・厥病》认为,邪犯足太阳经时易出现( )
86、 6.《灵枢・厥病》认为,邪犯足少阳经时易出现( )
87、 1.《灵枢・厥病》认为 “与背相控善瘈,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属于( )
88、 2. 《灵枢・厥病》认为 “腹胀胸满,心尤痛甚”,属于( )
89、 3. 《灵枢・厥病》认为 “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属于( )
90、 4.《灵枢・厥病》认为 “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者”,属于( )
91、 5.《灵枢・厥病》认为 “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者”, 属于( )
92、 6.《灵枢・厥病》认为 “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者”,属于( )
93、 《素问・痿论》认为肉痿常见( )
94、 《素问・痿论》认为骨痿常见( )
95、 《素问・痿论》认为脉痿常见( )
96、 《素问・痿论》认为筋痿常见( )
97、 《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肺热叶焦可致( )
98、 《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心气热可致( )
99、 《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脾气热可致( )
100、 《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肝气热可致( )
101、 《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肾气热可致( )
102、 《素问・痿论》认为痿证中有口苦这一主要症状的是( )
103、 《素问・痿论》认为( )可引起肺热叶焦。
104、 《素问・痿论》认为( )可引起心下崩,数溲血。
105、 《素问・痿论》认为( )可引起筋痿。
106、 《素问・痿论》认为( )可引起肉痿。
107、 《素问・痿论》认为( )可引起骨痿。
108、 《素问・痿论》认为肺热者,( )。
109、 《素问・痿论》认为心热者,( )。
110、 《素问・痿论》认为肝热者,( )。
111、 《素问・痿论》认为脾热者,( )。
112、 《素问・痿论》认为肾热者,( )。
113、 《素问・痿论》认为痿证中有溲血这一主要症状的是( )
114、 《素问・痿论》认为痿证中有足不任身这一主要症状的是( )
115、 《素问・痿论》认为,具有 “主渗灌谿谷” 作用的是( )
116、 《素问・痿论》认为冲脉主渗灌( )
117、 《素问・痿论》认为,具有 “主束骨而利机关” 作用的是( )
118、 《素问・痿论》认为治痿独取( )
119、 1.《灵枢・水胀》认为,肤胀与鼓胀的症状相同点是( )
120、 2.《灵枢・水胀》认为,具有 “色苍黄,腹筋起” 症状表现的是( )
121、 3.《灵枢・水胀》认为,具有 “空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 症状表现的是( )
122、 4.《灵枢・水胀》认为,因阳气不达、水湿内停而导致的水肿是( )
123、 5.《灵枢・水胀》认为,因寒邪阻滞气机,气聚于肌肤或腹中而导致的水肿是( )
124、 6.《灵枢・水胀》认为,因肝脾不和、气滞湿阻血瘀而导致的水肿是( )
125、 1.《灵枢・水胀》认为,肠覃是因寒邪客于( )
126、 2.《灵枢・水胀》认为,石瘕是因寒邪客于( )
127、 3.《灵枢・水胀》认为生于胞中的疾病是( )
128、 4.《灵枢・水胀》认为 “瘜肉大如怀子之状,月事以时下” 的疾病是( )
129、 5.《灵枢・水胀》认为 “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 的疾病是( )
130、 1.《素问・水热穴论》认为水肿病的形成,其本在 ,其末在 。( )
131、 2.《素问・水热穴论》认为 “( ),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132、 1.《素问・汤液醪醴论》认为水肿病的病因是( )
133、 2.《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津液充郭” 之 “津液” 是指( )
134、 3.《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水肿的治疗原则主要是( )
135、 4.《素问•评热病论》在汗出热不衰后提出“三死”之候是指(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