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判断题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判断题) 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
2、(判断题) 消化是指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为可以被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3、(判断题) 吸收是指经过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坏的过程。
4、(判断题) 消化腺不能够分泌消化液。
5、(判断题)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6、(判断题) 肺的颜色不会随着年龄和职业的而产生改变。
7、(判断题)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呼吸系统。
8、(判断题)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9、(判断题) 左脑半球具有潜意识功能,右脑具有显意识功能。
10、(判断题) 婴幼儿眼球前后轴较长,呈生理性近视。
11、(判断题)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会引起“呆小症”,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身材矮小。
12、(判断题) 肾脏只在1岁时发育最快。
13、(判断题) 真皮是皮肤的最表层。
14、(判断题) 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
15、(判断题) 学前期儿童想象的发展主要呈现有意想象为主,无意想象开始发展。
16、(判断题)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发展、性别角色发展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7、(判断题) 幼儿前期指1-3岁阶段。
18、(判断题) 托幼机构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对社会适应性行为具有深远影响。
19、(判断题) 情绪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0、(判断题) .绕虫病、膀胱炎不属于器质性遗尿症。
21、(判断题) 儿童缄默症是指尚未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
22、(判断题)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名“轻微脑功能失调”或“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
23、(判断题) 生活活动是指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全部生活实践,包括物质生活活动和精神生活活动。
24、(判断题) 幼儿进餐需要定时定量,两餐间隔时间一般为3-4小时
25、(判断题) 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应有足够的照度,一般不低于30LX。
26、(判断题) 儿童在游戏中使用的玩具和材料要定期检查、维修和消毒,以预防意外伤害和疾病的传播。
27、(判断题) 体育活动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8、(判断题) 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29、(判断题) 绕虫病是由蠕形住肠线虫寄生于肠道内的儿童常见寄生虫病。
30、(判断题) 麻疹、水痘等传染病病愈后,仍需接种疫苗,才可以免疫。
31、(判断题) 传染病致病因素是因为有生命的病原体。
32、(判断题) 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B1。
33、(判断题) 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
34、(判断题) 单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35、(判断题) 双塘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必须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36、(判断题)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但不包括磷脂和胆固醇。
37、(判断题) 春季是比较适合学前儿童活动、加强锻炼的季节。
38、(判断题) 保障学前儿童安全是托幼机构的首要任务。
39、(判断题) 传染病病程发展共有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40、(判断题)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就是关于打扫卫生的一门学科。
41、(判断题) “三浴“不能在同一天进行,否则学前儿童会发生疾病。
42、(判断题) 学前儿童选择性缄默多数是由于受惊、紧张、恐惧、生气等精神因素引起的防卫性反应。
43、(判断题)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载在其体内生存、繁殖并向外排出的人或动物。
44、(判断题) 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人类也不例外。
45、(判断题) 器官是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
46、(判断题) 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47、(判断题) 麻疹、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都是空气飞沫传播。
48、(判断题) 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
49、(判断题) 乙脑的病原体为乙型脑炎病毒,病毒由蚊虫叮咬而进入人体。
50、(判断题) 佝偻病是3岁以下学前儿童常见病,是由于缺乏铁造成的。
51、(判断题) 对于夜惊的学前儿童,一般不需药物治疗。
52、(判断题) 弓足不具有弹性,能缓冲行走与跳跃时对身体和脑所产生的震荡。
53、(判断题) 气质本身有好坏之分。
54、(判断题) 春秋季节的日光浴应选择在中午12点为宜。
55、(判断题) 空气浴应该从冬天开始,逐渐过渡到夏天。
56、(判断题) 冷水擦身可以强健学前儿童体魄,擦洗的部位依次是上下肢、胸、腹、背。
57、(判断题) 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约占体重的20%。
58、(判断题) 骨的化学成分中有机质主要是钙盐,使骨坚硬并具有脆性。
59、(判断题) 人体全身肌肉有600块。
60、(判断题) 营养、阳光及适当运动是婴幼儿骨骼生长和发育的必须条件。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