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知识竞赛线上答题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践行“碳中和”的错误方法是( )。
2、 如果每台空调在国家提倡的( )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节电22千瓦时,相应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如果全国1、5亿台空调都采取这一措施,那么每年可节电约33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
3、 (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4、 下列生活方式中,不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 )。
5、 以下哪种行为方式不符合“低碳生活”( )。
6、 固碳也叫碳封存,包括( )
7、 为了明确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责任,当前存在“生产者负责原则”和( )两种不同的意见。
8、 中国提出长期减排目标,如力争(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
9、 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实现低碳经济转型都需要协调和发挥各种政策措施,以下措施不恰当的是( )
10、 欧盟的低碳转型重点落脚于( )
11、 科技进步和( )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
12、 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是( )
13、 解除“碳锁定”的根本途径是( )
14、 ( )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15、 实现碳排放峰值年后至少( )年没有出现相比峰值年的增长,才能确认为达峰年。
16、(多选题) ()不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17、(多选题) “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的是()。
18、(多选题) 哪些电力机组纳入全国碳市场?
19、(多选题) 本身不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不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的行业是? ()
20、(多选题) 以下属于市场型减排政策工具的是()
21、(判断题) 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相关直属业务支撑机构工作人员,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核查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可以持有碳排放配额。
22、(判断题)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低利用。
23、(判断题) 提供结算业务的银行可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24、(判断题) 应对气侯变化、实现碳中和刻不容缓。我国正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下列行为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推进小煤矿、小火力电站的兴建,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25、(判断题) 可降解塑料不符合碳中和的发展要求。
26、(判断题) 一棵树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6.3千克,应提倡植树造林。
27、(判断题) 火力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
28、(判断题) 碳中和(净零排放)并非把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到“零”,而是实现动态平衡。
29、(判断题) 下列生活方式中,不利于降低碳排放的是采用电子闹钟代替传统发条闹钟。
30、(判断题) 2021年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31、(判断题)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32、(判断题)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
33、(判断题) 从以下哪一角度讨论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更有助于采取公平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生产角度。
34、(判断题) 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清洁生产促进法》。
35、(判断题) 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二十五分之一。
36、(判断题) 碳生产力是指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37、(判断题) “碳排放”主要对地球地表生态状况有影响。
38、(判断题) 推广新能源汽车不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措施。
39、(判断题) 不使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每台每年可节电1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6
40、(判断题)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在寿命最长达200年。
41、(填空题) 我国提出“碳中和”国家目标的含义是()。
42、(填空题)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从人人做起。我们要减少在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低碳生活的是( )。
43、(填空题) “碳排放”与哪个说法有不同含义?
44、(填空题) 中不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宗旨的有
45、(填空题) 树木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的是( );夜晚释放是( )?(
46、(填空题) 碳生产力是指( )。
47、(填空题) 碳中和(净零排放)并非把化石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到“零”,而是
48、(填空题) 碳市场按照()的比例给予CCER替代碳排放配额。
49、(填空题) 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 )
50、(填空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将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摄氏度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