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2第十一章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多选题)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标的基本思路:( )
2、(判断题) 国民可支配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数量上总是相等。( )
3、(判断题) 再分配直接与生产要素提供相对应,属于转移性分配。( )
4、(判断题) 初次分配是再次分配出发点,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最终结果。( )
5、(判断题) 国民收入再分配有助于保证社会公平,但却一定会损害经济效率。( )
6、(判断题) 社会保障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经常支付,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不属于。( )
7、(判断题) 在经常转移过程中,货物、服务或资产的转移是单向的。( )
8、(判断题) 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就可以实现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
9、(判断题) 因国民收入核算范围是国民经济中的“生产活动”,故国民生产总值只核算物质生产部门。( )
10、(判断题) 利用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理论上是相同的。( )
11、(判断题)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民总收入减去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计算得到。( )
12、(判断题) 国民总收入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国民净收入。( )
13、(判断题)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政府消费支出+货物与服务净出口( )
14、(多选题) 形成收入差距的原因:( )
15、(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
16、(多选题) 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 )
17、(多选题) 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济困扶弱的行为。( )
18、(多选题) 个人收入包括( )
19、(多选题) 经过初次分配,各经济主体的原始收入分为( )
20、(多选题) 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现形态( )
21、(多选题) 国民收入的核算口径包括( )
22、(多选题) 分配包括哪些内容( )
23、(多选题) 经济学中的效率,主要表现在( )
24、(多选题) 以下关于按劳分配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25、(判断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处于成熟阶段,不再需要发展完善。( )
26、(判断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分配主要指财富的分配,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条件下 ,这种分配关系也表现为收入分配。( )
27、(判断题)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是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基本原则。( )
28、(判断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
29、(判断题) 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过收入转移过程进行,收入的提供者不从收入获得者那里收取任何价值对等的货物、服务或资产作为回报,这一过程并不要求价值量的对等,甚至没有严格的数量关系。( )
30、(判断题)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虽然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三者的具体利益也相同。( )
31、(判断题) 国民收入再分配通常直接与生产要素的提供相对应。( )
32、(判断题) 由于军队、警察、政府机构以及教育、医疗等部门,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因而不能通过初次分配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 )
33、(判断题) 狭义的企业收入就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
34、(判断题) 政府收入是指征服直接向生产领域征税所获得的收入减去对生产领域的补贴。( )
35、(判断题) 国民收入的核算范围包括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生产活动”,要区分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
36、(判断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
37、(多选题) 以下公式,正确的是( )
38、(判断题) 在有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没有必要再发挥慈善事业等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
39、(判断题) 坚持扩大内需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
40、(判断题)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越高越好。( )
41、(判断题) 建立一个多层次、覆盖城乡居民、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社会工程。( )
42、(判断题) 只有彻底消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收入差距,才能实现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
43、(判断题)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均具有等量的分配权利。( )
44、(判断题)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是指通过收入分配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励更多要素投入社会生产,提高要素配置合理性。( )
45、(判断题) 国有企业发给员工的工资和私营企业发给员工的工资,都是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 )
46、(判断题) 按劳分配原则下为保证社会公平,不能存在收入差距。( )
47、(判断题) 坚持按劳分配要坚决反对平均主义。( )
48、(判断题)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包括按劳分配在内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49、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收入分配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50、 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减轻社会震荡而建立的一整套保障制度是指什么制度( )
51、 以下关于国民收入分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52、 可支配收入的形成,是在以下什么过程之后( )
53、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所获得的收入在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是通过( )
54、 政府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的行为属于( )
55、 以下不属于慈善事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的是( )
56、 以下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节收入差距的举措的是( )
57、 关于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58、 以下不属于收入分配中公平的表现的是( )
59、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60、 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61、 政府和社会向老人、残疾人、儿童等生活能力较弱的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政策和服务措施是( )
62、 以下对消费和投资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63、 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不包括( )
64、 国民收入再分配要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 )
65、 以下属于国民收入分配后个人收入的是( )
66、 以下不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后形成的政府收入的是( )
67、 经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最终形成的是( )
68、 以下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法”计算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69、 以下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收入法”计算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70、 以下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法”计算方法描述正确的是( )
71、 经济学中用以表示“一国常住单位从国外非常住单位获得的要素收入减去分配给国外非常住单位的要素收入”的经济学基本术语是( )
72、 经济学中用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参与生产和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的增加值。”的经济学基本术语是( )
73、(多选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包括哪些阶段( )
74、(多选题) 以下关于国民收入再分配必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75、(多选题)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包括( )
76、(多选题) 以下有助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举措有( )
77、(多选题) 以下属于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原因的是( )
78、(多选题) 以下属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是( )
79、(多选题) 以下属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的是( )
80、(多选题) 以下属于我国社会保险的是( )
81、(多选题) 以下做法有助于调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差距的是( )
82、(多选题) 关于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83、(多选题) 以下属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原因的是( )
84、(多选题) 以下分配方式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要素贡献分配方式的是( )
85、 经济学中用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初次分配的结果”的经济学基本术语是( )
86、(多选题) 以下属于按劳分配原则主要内容的是( )
87、(多选题)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应当包括( )
88、(多选题) 以下措施有助于实现扩大内需的是( )
89、(多选题) 以下等式正确的是( )
90、(多选题) 以下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经常转移的是( )
91、(多选题) 以下属于国民收入分配后企业收入的是( )
92、(多选题) 经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后,国民总收入大致可以分为( )
93、(多选题) 以下属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的是( )
94、(多选题) 以下对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95、(多选题) 以下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正确的是(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