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问答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 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以国家利益至上,以( )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 )。
3、 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 )促进数据安全,以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 )公开本单位核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核设施安全状况、流出物和周围环境辐射监测数据、年度核安全报告等信息。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 )领导。武装力量中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活动。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应对制度。境外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件的,海关依法采取生物安全紧急防控措施,加强证件核验,提高查验比例,( )相关人员、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等进境。必要时经国务院同意,可以采取暂时关闭有关口岸、封锁有关国境等措施。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国家加强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的安全管理,禁止从事危及公众健康、损害生物资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危害生物安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应当符合( )。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定,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与数据和数据开发利用技术等有关的投资、贸易等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地区( )采取措施。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 )对本行政区域内生物安全工作负责。
10、 问题、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领土、政权、( )、意识形态等方面免受各种侵袭、干扰、威胁和危害的状态。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应当及时( )管控处置措施,做好善后工作。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 ),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定,核设施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就影响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事项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 )的意见,并以适当形式反馈。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生产中合理用药的指导和监督,采取措施防止( )的不合理使用,降低在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残留。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 )以上有期徒刑。
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履行国家安全危机管控职责的有关机关依法采取处置国家安全危机的管控措施,应当与国家安全危机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 )的措施。
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确保( )安全。
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 )。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 )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 间谍罪最高可处( )。
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定,公安机关对核材料、放射性废物道路运输的实物保护实施监督,依法处理可能危及核材料、放射性废物安全运输的事故。通过道路运输核材料、放射性废物的,应当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按照规定权限批准;其中,运输乏燃料或者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应当报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
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 )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清事实,负责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检举人、控告人。
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 )。
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 )。
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生物安全名录和清单制度。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根据生物安全工作需要,对涉及生物安全的材料、设备、技术、活动、重要生物资源数据、传染病、动植物疫病、外来入侵物种等制定、公布名录或者清单,并( )调整。
26、 被称为我国首份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 )。
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从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应当通过( )审查,并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进行;进行人体临床研究操作的,应当由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行。
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 )的需要,不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件,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根据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 ),依法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管控处置措施。
30、 问题、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不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
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和管制物品,应当予以( )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现涉嫌违法犯罪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3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护( )、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害。
3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 )国防政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行积极防御,坚持全民国防。
3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国家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对公众健康、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的风险程度,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分为( )三类。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风险分类标准及名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定,国家促进数据安全检测评估、认证等服务的发展,支持数据安全检测评估、认证等( )依法开展服务活动。
36、(多选题) 围绕不断提高维护人民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下列选项中属于重点做好维护公共安全的措施有( )。
37、(多选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维护国家( ),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8、(多选题) 问题、国内”三股势力”指的是( )
39、(多选题) 问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统筹好四对安全,即( )。
40、(多选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下列选项中属于“十个坚持”的是( )
41、(多选题) 问题、国家利益根据重要程度,又可以分为( )。
42、(多选题) 问题、维护政治安全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突出表现为( )
43、(多选题) 问题、维护政治安全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44、(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中五对关系的是( )。
45、(多选题) 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可能受到的处罚是(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