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判断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简答题) 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的关系是:
2、 确立整体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3、 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计划工作是必须在其它活动开展之前完成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计划具有的特点是:
4、 德尔斐法又称做:
5、 确立高等教育管理民主性原则的主要依据是:
6、(判断题) 高等院校为实现学术目标,唯有强化理论教学。
7、(判断题) 陶增骈主编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一书的理论体系是以高等教育学的体系为基础而展开的。
8、 通过预测被控对象的投入或过程而进行的控制是:
9、(判断题) 在制订高等教育计划时,制订者可提出高、中、低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这里所说的“低”方案,指的是成功希望最小的方案。
10、(判断题) 甲乙丙分类运筹法的基本原理要求领导者必须把有限的时间分配在处理多数最重要的事项上,以实现预定目标。
11、(判断题) 管理存在于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中。
12、 高等教育计划所确定的目标使高等教育活动有了明确方向。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计划具有的特点是:
13、 关注人的需要和差异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组织设计理论属于
14、(判断题) 直线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是领导者必须通晓学校各项工作,亲自处理许多事务。
15、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关系:
16、(判断题) 正式组织需要非正式组织的补充。
17、 1960年至1966年我国高校实行的领导体制是:答案:C
18、(判断题) 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二、三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9、 人们借助高等教育目的,可以判断某一具体高等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目的具有的作用是:
20、 “同源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在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和信念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具有:
21、 管理学家厄威克认为,人的活动幅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22、(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大学已初具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形和特征。
23、(判断题) 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应把握好集权和分权的度。凡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应尽可能地采取集中统一管理。
24、 以应用数学和统计原理为技术理论基础,从许多为达到同一高等教育目标而可交换替代的方案中评价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叫做:
25、 预测者把时间序列资料绘制在坐标纸上,观察它的倾向,用目测自由地画出趋势线的预测方法是:
26、(判断题) 回归分析法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
27、(判断题) 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反映了行为科学对管理的要求。
28、(判断题)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29、(判断题) 正式组织先于非正式组织而存在。
30、(判断题) 高等教育行政学是以普通高校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的。
31、(判断题) 收集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内人才结构,数量变化的历史数据,从中寻找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叫做趋势外推法。
32、 根据组织编制、章程或其它正式制度、规范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是:
33、(判断题) 高等教育领导行为的动力基础是权力。
34、 高等教育办学者对高等教育机构拥有的权力是
35、 提出途径_目标领导理论的学者是:
36、(判断题) 效率性分析法是用语言文字叙述高等教育计划综合特征的方法。
37、(判断题) 高等教育系统组成人员不具有特殊性。
38、 随机型决策或概率决策又称为:
39、(判断题) 合理的教师群体职称结构,要求尽可能吸收高职称人员组成教师队伍。
40、(判断题) 一般而言,管辖人数的界限影响着组织层次的多少,管辖人数越少,管理层次就越多。
41、 依据事物内部因素变化的因果关系来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叫:
42、(判断题) 管理的产生是以人的系统的形成为前提的。
43、(判断题) 人们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可以对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加以量化。
44、(判断题) 极大极小决策的程序是:首先从每个方案的收益值中选择一个最大的,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中选择一个最小的。
45、 无论国家、地方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还是高等院校、系、教研室,都需要有计划。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计划具有的特点是:
46、 重视非正式组织研究的管理学派是:
47、(判断题) 职能制组织结构的最大特点在于职能部门没有指挥权。
48、(判断题) 现代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呈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进一步分化的趋势。
49、 人们依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高等教育系统目的的过程。这句话表述的概念是:
50、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优秀部份在当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具有:
51、 职权性影响力又称为:
52、 高等教育目的预定了发展结果,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奋斗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目的具有的作用是:
53、(判断题) 习惯上,人们把政府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关系称作宏观领导体制。
54、(判断题) 在制订高等教育计划时,制订者可提出高、中、低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这里所说的“高”方案,指的是成功希望最大的方案。
55、(判断题) 结果控制是一种终结性控制,是典型的反馈控制。
56、(判断题) 高校中的校园文明建设目标属于高等教育的实质性目的。
57、 动态的高等教育组织包括以下内容:
58、 1983年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管理》一书的作者是:
59、(判断题) 传统的组织理论特别强调组织机构和组织活动的封闭性。
60、(判断题) 程序性分析法是用语言文字叙述高等教育计划综合特征的方法。
61、(判断题) 稳定是标志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对静止的范畴,是由高等教育系统相对开放性所决定的。
62、 高等教育领导行为的动力基础是:
63、(判断题) 现代的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由若干元素所组成的开放性系统。
64、 1980年1985年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领导体制是:
65、(判断题) 极大极小决策的程序是:首先从每个方案的收益值中选择一个最小的,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中选择一个最大的。
66、(判断题) 改革标志着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量变的范畴,是由高等教育系统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67、 高等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学术派别属于:
68、(判断题) 一般而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69、(判断题) 高等学校管理学是以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的。
70、(简答题) 根据人才进入社会后存在人才使用滞后性问题,要求:
71、(判断题) 依据事物内部因素变化的因果关系来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叫做趋势外推法。
72、 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根据自身的特殊矛盾而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自我运转和良性循环的性能。从这个角度说,高等教育管理具有:
73、(判断题) 目标控制是指对实现目标的活动中所出现的、与预期目标要求不一致的行为进行纠正和调整。
74、(判断题) 现代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呈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趋势。
75、 1986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管理》一书的作者是:
76、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根本任务是:
77、 我国高校历史上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制的突出问题是:答案:C
78、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一时的“稷下学宫”的办学地点在当时的
79、(判断题)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来看,是指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的多少。
80、(判断题) 1958年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实行中央、各大行政区和省(市、自治区)三级管理体制,经费由中央统一控制。
81、 只要有高等教育活动的存在,就必要对高等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从这个角度说,高等教育管理具有:
82、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运用教育资本储量分析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
83、(判断题) 不确定型决策的前提是:一个方案遇到不同状态时造成的“收益”或“损耗”的数值,是可以预先估知的。
84、(判断题) 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拥有高等教育机构的产权性管理权。
85、 系统原则、整分合原则、效益原则等原则,属于以下原则类型的哪一种?:
86、(判断题) 程序性分析法是用效率效益标准衡量高等教育计划优劣与否的方法。
87、 静态的高等教育组织包括以下内容:
88、 高等教育举办者对高等教育机构拥有的权力是
89、(判断题) 目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规划的共同趋势是“钢性化。”
90、(判断题) 目的范畴是从系统发展到管理的中介范畴。
91、 在人性假设理论中,古典管理理论被称为:
92、(判断题) 合理的教师群体来源结构,有助于打破学术思想的沿袭守旧,促进学术思想的提高。
93、(判断题) 依据事物内部因素变化的因果关系来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叫做回归分析法。
94、(判断题) 收集反映过去一段时间内人才结构,数量变化的历史数据,从中寻找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叫做回归分析法。
95、(判断题) 高等教育目的是在调查和评价高等教育及其它有关信息,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作出预测的基础上,选定工作目标,拟定相应行动方案的过程。
96、(判断题) 1958年,为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强调了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领导,许多权力下移到地方政府。
97、(判断题) 人们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可以对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加以量化。
98、 在管理方格理论中,“主管对职工和生产几乎都漠不关心的管理”被称作:
99、 英国将军汉密尔顿依据军事组织的历史得出结论,认为管理幅度应在:
100、(判断题) 极大极大决策标准又称为悲观决策标准。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