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位置: 线上活动  >  在线答题  >  答题题库

微生物2

2025-06-07 08:40:58.226.0.65209

微生物2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1、(判断题) (判断题)病毒能够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 A、正确
  • B、错误


  • 2、(判断题) (判断题)抗原飘逸主要由基因点突变引起,往往引起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
  • A、正确
  • B、错误


  • 3、 (单选题)近期世界范围流行,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是
  • A、MERS-CoV
  • B、人肠道冠状病毒
  • C、SARS-CoV
  • D、SARS-CoV-2


  • 4、 (单选题)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时常见的并发症是
  • A、睾丸炎或卵巢炎
  • B、脑膜炎
  • C、肝炎
  • D、肺炎


  • 5、 (单选题)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是
  • A、HA和NA
  • B、MP
  • C、核酸类型
  • D、NP


  • 6、 (单选题)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
  • A、甲型流感病毒
  • B、丙型流感病毒
  • C、乙型流感病毒
  • D、丁型流感病毒


  • 7、 (单选题)流感病毒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奥司他韦(达菲)作用于神经氨酸酶
  • B、新分离时常呈丝状
  • C、流感病毒的每一节段编码一个蛋白
  • D、甲乙型流感病毒核酸分8节段


  • 8、 (单选题)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转变的错误叙述是
  • A、有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组造成
  • B、HA和NA变异幅度大
  • C、可形成流感病毒的新亚型
  • D、由病毒基因点突变造成


  • 9、 (单选题)对于SARS-CoV-2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医院感染为主
  • B、引起的疾病是COVID19
  • C、飞沫、接触传播
  • D、受体是ACE2


  • 10、(判断题) (判断题)狂犬病病毒的仅能感染狗及人类。
  • A、正确
  • B、错误


  • 11、(判断题) (判断题)病毒的致病机制主要是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致病作用和免疫病理作用。
  • A、正确
  • B、错误


  • 12、(判断题) (判断题)流感病毒经血液传播,引起病毒血症,呈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症
  • A、正确
  • B、错误


  • 13、 (单选题)下列疾病的病因与疱疹病毒无关的是
  • A、风疹
  •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C、鼻咽癌
  • D、水痘


  • 14、 (单选题)被狂犬病病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清创+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
  • B、注射大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 C、清创+抗生素
  • D、清创+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


  • 15、 (单选题)属于病毒持续感染的类型中属于潜伏性病毒感染的是( )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艾滋病
  • B、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周疱疹
  • C、麻疹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D、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乙肝


  • 16、 (单选题)病毒人工培养方式不包括
  • A、鸡胚接种
  • B、动物接种
  • C、无生命培养基
  • D、细胞(组织)培养


  • 17、 (单选题)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 A、登革病毒
  • B、刚果出血热病毒
  • C、汉坦病毒
  • D、埃博拉病毒


  • 18、 (单选题)在我国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
  • A、鸡
  • B、牛
  • C、羊
  • D、幼猪


  • 19、 (单选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属于
  • A、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 B、慢发病毒感染
  • C、慢性感染
  • D、潜伏感染


  • 20、 (单选题)关于狂犬病毒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引起恐水症
  • B、能通过消化道感染
  • C、感染后死亡率极高
  • D、属于嗜神经病毒


  • 21、 (单选题)病毒对细胞的直接作用不包括
  • A、引起细胞凋亡
  • B、形成包涵体
  • C、杀细胞效应
  • D、引起免疫病理损伤


  • 22、 (单选题)乙肝两对半检测“大三阳”是指(    )
  • A、HBsAg+、HBeAg+、抗HBc+
  • B、抗HBs、HBeAg+、抗HBc+
  • C、抗HBs+、抗HBe+、抗HBc+
  • D、HBsAg+、抗HBe+、抗HBc+


  • 23、(判断题) (判断题)乙肝五项检测包括3种抗原,2种抗体的检测。
  • A、正确
  • B、错误


  • 24、 (单选题)HIV吸附易感细胞表面的蛋白结构是
  • A、gp41
  • B、p24
  • C、p17
  • D、gp120


  • 25、 (单选题)HIV病毒引起的感染类型属于
  • A、潜伏感染
  • B、慢发病毒感染
  • C、急性感染
  • D、慢性感染


  • 26、 (单选题)乙肝e抗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病毒体中,是病毒的壳粒蛋白
  • B、能进入血液
  • C、阳性说明病毒传染性强
  • D、大三阳中为阳性,小三阳中为阴性


  • 27、 (单选题)HIV损伤的靶细胞是( )
  • A、肝细胞
  • B、CD4+T细胞
  • C、神经细胞
  • D、CD8+T细胞


  • 28、 (单选题)接种乙肝疫苗后呈现阳性的为( )
  • A、HBeAg
  • B、抗-HBs
  • C、HBsAg
  • D、抗-HBe


  • 29、 (单选题)HIV的传播方式不包括
  • A、食品、餐具传播
  • B、性接触传播
  • C、垂直传播
  • D、使用血制品


  • 30、 (单选题)甲型肝炎主要通过( )途径进行传播
  • A、呼吸道
  • B、母婴
  • C、粪-口
  • D、性接触


  • 31、 (单选题)关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错误的概念是
  • A、脊髓灰质炎病毒分三个血清型,接种1型疫苗可预防所有3个血清型脊髓灰质炎
  • B、口服疫苗后类似于自然感染途径进入机体,因此可以产生局部SIgA和血清IgG 抗体
  • C、疫苗株不耐热,储存和运输中必需冷藏,口服接种以凉开水送服
  • D、疫苗株有回复突变为野毒株的可能


  • 32、 (单选题)朊粒的化学本质是
  • A、核酸
  • B、糖蛋白
  • C、活性蛋白质
  • D、核酸+蛋白质


  • 33、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病毒体结构组成是
  • A、核酸和刺突
  • B、核酸和衣壳
  • C、衣壳和包膜
  • D、核酸和包膜


  • 34、 (单选题)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 A、输血、注射
  • B、吸血昆虫叮咬
  • C、产道感染
  • D、粪-口途径


  • 35、 (单选题)AIDS的病原是
  • A、衣原体
  • B、病毒
  • C、细菌
  • D、支原体


  • 36、 (单选题)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 )
  • A、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 B、输血、血浆及血制品
  • C、以上均可
  • D、分娩和哺乳


  • 37、 (单选题)IPV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
  • A、口服灭活疫苗
  • B、注射减毒疫苗
  • C、口服减毒疫苗
  • D、注射灭活疫苗


  • 38、 (单选题)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 A、消化道传播
  • B、呼吸道传播
  • C、皮肤接触传播
  • D、血液、体液、母婴传播


  • 39、(判断题) (判断题)神经氨酸酶吸附唾液酸受体,是流感病毒进入细胞关键。
  • A、正确
  • B、错误


  • 40、(判断题) (判断题)甲型流感病毒的核酸分为8个节段
  • A、正确
  • B、错误


  • 41、(判断题) (判断题)流感病毒的衣壳为螺旋对称
  • A、正确
  • B、错误


  • 42、 (单选题)衣原体不同于细菌的是
  • A、二分裂繁殖
  • B、具有细胞壁
  • C、具有RNA和DNA
  • D、严格细胞内寄生


  • 43、 (单选题)病毒属于
  • A、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C、非细胞型微生物


  • 44、 (单选题)病毒核酸合成都经过的阶段是
  • A、dsDNA
  • B、dsRNA
  • C、-ssRNA
  • D、+mRNA


  • 45、 (单选题)包膜的功能不包括
  • A、维持病毒完整性
  • B、保护病毒结构
  • C、参与感染过程
  • D、不具有抗原性


  • 46、 (单选题)病毒结构中衣壳的组成物质是:( )
  • A、脂类
  • B、核酸
  • C、糖类
  • D、蛋白质


  • 47、 (单选题)病毒的特点不包括
  • A、拥有DNA和RNA
  • B、体积微小
  • C、对抗生素不敏感
  • D、寄生生存


  • 48、 (单选题)不属于病毒复制周期的是
  • A、吸附
  • B、装配
  • C、扩散
  • D、脱壳


  • 49、 (单选题)病毒个体的繁殖方式是:( )
  • A、无性二分裂
  • B、有性繁殖
  • C、复制
  • D、细胞出芽


  • 50、(判断题) (判断题)红霉素、链霉素作用于80S核糖体,可用于抗真菌治疗。
  • A、正确
  • B、错误


  • 51、(判断题) (判断题)引起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真菌是白假丝酵母菌。
  • A、正确
  • B、错误


  • 52、(判断题) (判断题)真菌最适培养温度为22-28摄氏度,超过30摄氏度真菌将不能生长
  • A、正确
  • B、错误


  • 53、 (单选题)病毒测量单位
  • A、μm
  • B、nm
  • C、mm
  • D、㎝


  • 54、 (单选题)下例是培养真菌的最适条件,其中不包括
  • A、需要较多的二氧化炭气体
  • B、需要较高的湿度
  • C、最适酸碱度为pH4-6
  • D、最适温度为22℃-28℃


  • 55、 (单选题)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
  • A、抗吞噬
  • B、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
  • C、引起炎症反应
  • D、进行繁殖


  • 56、 (单选题)多细胞真菌具有的结构是
  • A、芽胞
  • B、孢子与菌丝
  • C、菌丝
  • D、孢子


  • 57、 (单选题)关于衣原体的原体特性,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A、无繁殖能力
  • B、无感染能力
  • C、球形或椭圆形
  • D、细胞外稳定


  • 58、 (单选题)青霉素对真菌无作用,其原因是
  • A、真菌有一层坚硬的细胞壁,青霉素不能进入胞内
  • B、真菌细胞能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
  • C、真菌细胞壁内无肽聚糖
  • D、真菌细胞上无青霉素结合蛋白,青霉素无法与之结合


  • 59、 (单选题)真菌的最适PH值是
  • A、5.0~7.0
  • B、6.0~8.0
  • C、4.0~6.0
  • D、3.0~5.0


  • 60、 (单选题)真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 A、双糖铁培养基
  • B、麦康凯培养基
  • C、肉汤培养基
  • D、沙保培养基


  • 61、 (单选题)首位成功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的学者是
  • A、汤飞凡
  • B、李斯特
  • C、巴斯德
  • D、郭霍


  • 62、 (单选题)梅毒患者出现一期临床症状,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是
  • A、尿液
  • B、血液
  • C、梅毒疹渗出物
  • D、硬下疳渗出物


  • 63、 (单选题)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 A、病毒
  • B、支原体
  • C、螺旋体
  • D、衣原体
  • E、立克次体


  • 64、 (单选题)细菌L型与支原体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但不包括
  • A、去除诱因细胞壁可回复
  • B、均能通过除菌滤器
  • C、固体培养基上均能形成油煎蛋样菌落
  • D、对青霉素有抵抗力
  • E、具有高度多形性


  • 65、 (单选题)对立克次体病患者禁用
  • A、两性霉素B
  • B、磺胺类药物
  • C、干扰素
  • D、链霉素
  • E、青霉素


  • 66、 (单选题)对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由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
  • B、确诊后及早给予青霉素进行彻底治疗
  • C、梅毒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 D、通过性接触或胎盘传播
  • E、感染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 67、 (单选题)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微生物是
  • A、立克次体
  • B、螺旋体
  • C、支原体
  • D、放线菌
  • E、衣原体


  • 68、 (单选题)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 A、螺旋体
  • B、衣原体
  • C、立克次体
  • D、支原体
  • E、细菌


  • 69、 (单选题)对衣原体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B、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
  • C、具有独特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 D、与细菌一样具有肽聚糖组成的细菌壁
  • E、具有核糖体,可合成蛋白质


  • 70、 (单选题)用于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的血清学试验是
  • A、外斐试验
  • B、肥大试验
  • C、抗O试验
  • D、血凝试验
  • E、冷凝集试验


  • 71、 (单选题)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的细菌是
  • A、伤寒沙门菌
  • B、痢疾志贺菌
  • C、霍乱弧菌
  • D、大肠埃希菌
  • E、变形杆菌


  • 72、 (单选题)能分解尿素的支原体是
  • A、人型支原体
  • B、穿透支原体
  • C、解脲脲原体
  • D、肺炎支原体
  • E、生殖器支原体


  • 73、 (单选题)对于真菌表浅感染治疗有效的药物是
  • A、红霉素
  • B、青霉素
  • C、利巴韦林
  • D、咪康唑


  • 74、 (单选题)对立克次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抗生素不敏感
  • B、节肢动物常为传播媒介
  • C、大多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
  • D、专性细胞内寄生
  • E、大于病毒,小于细菌


  • 75、 (单选题)首位成功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的学者是
  • A、李斯特
  • B、汤飞凡
  • C、巴斯德
  • D、琴纳
  • E、郭霍


  • 76、(判断题) (判断题)抗生素对病毒无抑制作用,干扰素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 A、正确
  • B、错误


  • 77、(判断题) (判断题)脂溶剂可灭活有包膜病毒,不能灭活无包膜病毒。
  • A、正确
  • B、错误


  • 78、(判断题) (判断题)病毒体表面位点与宿主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病毒感染的真正开始
  • A、正确
  • B、错误


  • 79、 (单选题)病毒的早期蛋白是指
  • A、膜蛋白
  • B、核蛋白
  • C、衣壳蛋白
  • D、DNA/RNA多聚酶


  • 80、 (单选题)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
  • A、保护作用
  • B、吸附作用
  • C、免疫原性
  •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 81、 (单选题)裸病毒体的结构是
  • A、核心+衣壳+包膜
  • B、核心+衣壳
  • C、核酸+包膜
  • D、核衣壳+刺突


  • 82、 (单选题)病毒结构由外向内正确的是
  • A、刺突,衣壳,核心,包膜
  • B、衣壳,包膜,刺突,核心
  • C、刺突,包膜,衣壳,核心
  • D、核心,衣壳,包膜,刺突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