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的位置: 线上活动  >  在线答题  >  答题题库

专职队二季度理论测试

2025-06-18 16:02:22.226.0.65904

专职队二季度理论测试 在线考试 答题题目
姓名填写乡镇+姓名,每人只有一次答题机会
1、 进行侦察、攻坚及非常规灭火救援行动时,应由()带队,现场最高指挥员应明确各段任务分工,站指挥员应掌握本站人员位置及作战任务。
  • A、现场总指挥
  • B、干部或班长
  • C、知情人
  • D、单位负责人


  • 2、(多选题)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受火势威胁时,应加强现场监测,及时掌握受火势炙烤危险的()等变化情况。
  • A、温度
  • B、压力
  • C、装置结构
  • D、装置附件


  • 3、(判断题) 总队、支队每两年应对安全员(助理)开展专项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 A、正确
  • B、错误


  • 4、(多选题) 在有倒塌危险区域灭火时,应选择()的路线进入,清除不稳定建筑构件,或对沿线结构进行支撑加固。
  • A、可快速进入
  • B、建筑构件牢固
  • C、受破坏程度小
  • D、距离近


  • 5、(判断题) 严禁在接到紧急撤离信号后不及时撤离。()
  • A、正确
  • B、错误


  • 6、(多选题) 合理选择降毒措施,利用()进行稀释降毒,必要时选用药剂进行中和。
  • A、喷雾射流
  • B、水幕水带
  • C、屏风水枪
  • D、空气吹扫


  • 7、(判断题) 参加地震、地质、气象等自然灾害救援时,应配备护膝、护肘、防尘口罩等防护装备,必要时携带48小时个人保障物资。()
  • A、正确
  • B、错误


  • 8、(多选题) 起重破拆作业应佩戴()等防护装备。
  • A、头盔
  • B、护目镜
  • C、面罩
  • D、手套


  • 9、(判断题) 进入高温、浓烟、有毒、缺氧区域、封闭空间时,必须佩戴使用空(氧)气呼吸器或移动供气源,也可使用过滤式防护装具。()
  • A、正确
  • B、错误


  • 10、(多选题) 进入浓烟、高温、有毒等危险区域侦察时,应当做到()。
  • A、合理选择侦察路线
  • B、明确联络信号
  • C、确定撤离方式
  • D、必要时使用水枪进行掩护


  • 11、(判断题) 个人防护装备应选择与本人身材匹配的帽、盔、服装、手套、靴、鞋等装备,严禁穿着不合体装备参加作战训练行动。()
  • A、正确
  • B、错误


  • 12、(多选题) 有毒物质泄漏燃烧,在()的情况下,严禁盲目灭火,防止有毒物质泄漏扩散。
  • A、无法关闭阀门
  • B、无法堵漏
  • C、无充足水源
  • D、救援力量不足


  • 13、(判断题) 空气呼吸器面罩应与本人脸型配套贴合,专人专用,自行维护保养。()
  • A、正确
  • B、错误


  • 14、(多选题) 进入有倒塌风险的建筑内部前,应利用直流水对()等部位进行扫射,消除坠落危险。
  • A、承重墙
  • B、房檐
  • C、屋顶
  • D、柱


  • 15、(判断题) 消防员在特殊环境作战时,应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处置现场可能接触到人员、动物尸体或体液时,消防员还必须佩戴口罩、眼罩和医用手套,做好卫生防疫措施。()
  • A、正确
  • B、错误


  • 16、(多选题) 扑救楼层火灾,当存有大量(),应及时组织排水、疏散。
  • A、棉花
  • B、纸张
  • C、锯末
  • D、积水


  • 17、(判断题) 消防车严禁在路基薄弱的地带、高压线下和危险建(构)筑物旁停靠,可停靠在松软地带。()
  • A、正确
  • B、错误


  • 18、(多选题) 在处置有轰燃风险建筑火灾时,应注意破拆与开启门窗的(),防止发生穿堂风,形成带压气流造成伤害。
  • A、方向
  • B、位置
  • C、数量
  • D、大小


  • 19、(判断题) 压缩气体钢瓶或者油桶库房着火,需要深入内部设置水枪(炮)阵地时,必须充分冷却,确认无爆炸危险。()
  • A、正确
  • B、错误


  • 20、(多选题) 沿建筑外墙垂直铺设水带,应使用()等方式进行固定,防止水带脱落伤人。
  • A、水带挂钩
  • B、安全绳
  • C、固定水带卡
  • D、水带护桥


  • 21、(判断题) 大跨度钢架结构厂房、库房着火,需要深入内部设置水枪(炮)阵地时,必须充分冷却承重构件,确认无倒塌风险。()
  • A、正确
  • B、错误


  • 22、(多选题) ()情况下,不得进行攀登训练。
  • A、组训人员和安全员不到位
  • B、训练场地不符合安全要求
  • C、训练器材不符合安全要求
  • D、防护措施不落实


  • 23、(多选题) ()时,首先应对绳索系统进行荷载测试。
  • A、使用绳索进行救人训练
  • B、使用绳索自救训练
  • C、使用绳索进行训练安全保护
  • D、日常装备检查


  • 24、(多选题) 进入浓烟、高温、有毒等危险区域侦察时,要在进出口处登记()等情况。
  • A、人员姓名
  • B、进出时间
  • C、携带器材
  • D、空(氧)气呼吸器压力


  • 25、(多选题) 扑救高温、高压容器设备火灾时,必须减少前方作战人员,应使用()等远距离射水。
  • A、带架水枪
  • B、移动炮
  • C、遥控灭火消防车
  • D、开花水枪


  • 26、(多选题) 在抗洪抢险救援行动中,搜救水域遇险人员实施救人作业时可施行水面救助法、船艇救助法和()等救助方法。
  • A、绳桥救助法
  • B、载运救助法
  • C、入水救助法
  • D、接力救助法


  • 27、(多选题) 关于破拆车辆安全防护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应对被救人员实施安全保护,破拆车辆时应进行固定,防止溜车、倾覆
  • B、应避开安全气囊,防止气囊弹出伤人
  • C、对破拆车辆的棱角进行包扎保护,防止刮戳伤人
  • D、对新能源车进行破拆时,应注意避开电池及高压装置等部位,防止高压放电伤人


  • 28、(多选题) 负责警戒的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选择安全位置站立,发现异常应(),并做好紧急避险准备。
  • A、独自撤离
  • B、及时报告指挥员
  • C、继续观察
  • D、发出紧急撤离信号


  • 29、(多选题) 消防救援人员扑救火灾时,应根据()等因素,正确选择进攻路线。
  • A、着火对象的特点
  • B、火势蔓延方向
  • C、起火时间
  • D、作战环境


  • 30、(多选题) 发生原(重)油沸溢、喷溅征兆、油面蠕动、涌涨现象;火焰增大、发亮、变白,火舌形似火箭,烟色由浓变淡,出现()时,应立即发出撤离信号,所有指战员迅速按既定路线撤离,来不及撤离的,依托地形、地物等掩体进行紧急
  • A、金属罐壁颤抖
  • B、罐体发出强烈的噪声
  • C、罐内油品发出的剧烈“嘶嘶”声
  • D、罐顶冒出浓烟


  • 31、(多选题) 按照训练计划和步骤科学组织训练,先讲解后示范,先分解后连贯和()的原则,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严禁超强度训练或盲目蛮干。
  • A、从易到难
  • B、由简及繁
  • C、循序渐进
  • D、反复练习


  • 32、 扑救露天堆垛火灾,保护邻近未燃堆垛时,应用()全面覆盖未燃堆垛,降低堆垛表面温度,防止成为新火点。
  • A、穿刺水枪
  • B、开花水枪
  • C、泡沫管枪
  • D、泡沫钩管


  • 33、 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易燃液体、气体或固体,发生火灾时,火势异常猛烈,短时间内就可能形成大面积火灾
  • B、罐(桶)装的易燃、可燃液体在受热的条件下、有发生爆炸的可能
  • C、易燃液体的蒸气、可燃气体、可燃粉尘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爆炸
  • D、在灭火和疏散物资时,为迅速抢救物资,可将不同的物品混合堆放


  • 34、 在扑救化学危险品仓库火灾后,要()。
  • A、对灭火用具、个人防护装备、车辆进行洗消处理
  • B、立即组织作战人员对火场进行火因调查
  • C、清点器材,移交现场,归队
  • D、帮助工作人员清理现场,恢复作业


  • 35、 通过对发生火灾的()进行内部侦察,可查明其有无人员被困,有无再次爆炸可能及确定灭火进攻路线、物资疏散通道及方式。
  • A、物流仓库
  • B、危险品仓库
  • C、纺织品仓库
  • D、食品仓库


  • 36、 扑救医院火灾,应利用消防控制室重点了解的是()。
  • A、起火部位,燃烧范围,火势发展趋势,人员受烟、火威胁程度情况
  • B、深入燃烧区实施灭火人员的到位情况
  • C、火场内供水及水喷淋启动情况
  • D、重症病人撤离火场情况


  • 37、 扑救影剧院火灾时,应当在起火()分钟之间注意观察屋面、吊顶的塌落迹象,防止坍塌伤人。
  • A、5~15
  • B、10~20
  • C、20~30
  • D、30~40


  • 38、 影剧院发生火灾,当烟雾和高温直接威胁灭火人员和被困人员安全时,应当采取破拆排烟和()、移动排烟设施排烟,以确保人员疏散工作的顺利进行。
  • A、利用高倍数泡沫
  • B、利用喷雾水流
  • C、利用直流射水
  • D、利用水幕水带


  • 39、 在处置城市地下工程建筑火灾中,人员搜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内攻搜救的消防员面临巨大的风险。搜救人员要携带铁铤、撬门器等破拆器材,()、红外探测器等侦检器材和()、通信、标识等工具进行搜救。
  • A、热成像仪、气象仪
  • B、热成像仪、救生照明线
  • C、可燃气体探测仪、救生照明线
  • D、有毒气体探测仪、强光手电


  • 40、 在处置城市地下工程建筑火灾中,指挥员要迅速了解被困人员位置、数量情况。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战斗展开中确定()。
  • A、搜救顺序
  • B、车辆停放位置
  • C、搜救的科技手段
  • D、供水方式


  • 41、 在处置城市地下工程建筑火灾中,所有参战人员均应按各自分工和任务,佩戴空气呼吸器、隔热服、防毒面罩,携带通信、照明、导向绳、呼救器等器材,按照()的位置进入火场。
  • A、附近
  • B、就近
  • C、预定
  • D、任意


  • 42、 在处置城市地下工程建筑火灾中,指挥员要善于通过观察出入口烟雾流动方向、浓度和风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战斗展开中明确()。
  • A、进攻入口和排烟出口
  • B、疏散群众的通道
  • C、消防车取水位置
  • D、全勤指挥部位置


  • 43、 城市地下工程火灾扑救中,当机械排烟系统设置与工程通风系统合并设置时,应确认将通风系统()。
  • A、打开
  • B、关闭
  • C、保持现有状态
  • D、转换为排烟系统


  • 44、 对地下封闭空间要谨慎实施破拆,防止新鲜空气进入发生()现象,破拆必须在水枪掩护下进行。
  • A、回燃
  • B、轰燃
  • C、闪燃
  • D、爆炸


  • 45、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对地面积水要组织人员将积水引入卫生间或楼梯间,防止流入()。
  • A、电梯井
  • B、楼梯间
  • C、前室
  • D、排烟井


  • 46、 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中,实施人员疏散,开通广播系统应先通知()。
  • A、着火层人员
  • B、着火层和着火层上层人员
  • C、着火层和着火层下层人员
  • D、单位消防组织


  • 47、 高层建筑火灾灭火力量部署的先后顺序是()。
  • A、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
  • B、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
  • C、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
  • D、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


  • 48、 坚持科学施救,()是灭火与应急救援活动中指挥决策的重要环节。
  • A、基础准备
  • B、力量编成
  • C、综合保障
  • D、风险评估


  • 49、 自然灾害救援,救援力量应()到达救援现场。
  • A、选择安全路线
  • B、选择干道路线
  • C、选择向导引导
  • D、选择GPS导航


  • 50、 涉疫勤务完成后,人员洗消的程序是()。
  • A、外防护服洗消—卸装—全身清洗—更衣—隔离
  • B、脱卸外防护服—处理外防护服医废—全身清洗—更衣—隔离
  • C、脱卸外防护服—全身清洗—更衣—处理外防护服医废—隔离
  • D、脱卸外防护服—全身清洗—更衣—外防护服洗消—隔离


  • 51、 山地救援过程中,可依托粗大树木、稳固岩石作为()。
  • A、紧急避险掩护点
  • B、救援绳索系统下降点
  • C、救援绳索系统提升点
  • D、救援绳索锚点


  • 52、 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作业的程序为()。
  • A、(清理口腔异物)→(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循环)
  • B、(清理口腔异物)→(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循环)→(打开气道)
  • C、(打开气道)→(清理口腔异物)→(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循环)
  • D、(清理口腔异物)→(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循环)→(打开气道)


  • 53、 进入危险化学品泄漏区域侦察前,必须设置洗消区,并在()域预留同等级防护的后备小组,随时做好救援准备。
  • A、保护区
  • B、安全区
  • C、洗消区
  • D、撤离区


  • 54、 水域救援中,营救人员在的紧急情况下,用扣于()的附件扣上高音口哨示警。
  • A、头盔
  • B、 急流专用救生衣
  • C、 水域救援服
  • D、绳包


  • 55、 救援舟艇作业中,舟艇动力不匹配、()、紧急避险不当、舟艇乘员超载等会导致救援人员溺水伤亡.
  • A、指挥员未遂行指挥
  • B、安全员未遂行观察
  • C、 个人防护不到位
  • D、指战员出现痉挛或失温


  • 56、 参与处置含有军事毒剂等生化恐怖袭击时,应穿着()。
  • A、特级化学防护服
  • B、一级化学防护服
  • C、二级化学防护服
  • D、防辐射服


  • 57、 收整器材时,严禁强行拖拽,禁止()。
  • A、双人抬运
  • B、利用消防电梯运载
  • C、使用电动运载设备
  • D、从高处抛掷


  • 58、 实施排烟降毒时,有毒烟气必须向()排放,同时疏散可能受到排出烟雾威胁的人员。
  • A、最小频率风向
  • B、主导风向
  • C、上风向
  • D、下风方


  • 59、 作战中,应利用()等仪器持续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接近爆炸下限且不能完全禁绝火源的,必须立即撤离。
  • A、测温仪
  • B、测距仪
  • C、测爆仪
  • D、热成像仪


  • 60、 进入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应尽可能保持(),依托堤坝、土坡、坑凹、承重墙、墙角、柱及大型物件等地形、地物作为掩护。
  • A、奔跑状态
  • B、匍匐状态
  • C、低姿状态
  • D、站立状态


  • 61、 必须带电灭火时,可采用()等方式灭火,必要时采取水枪接地保护。
  • A、直流
  • B、喷雾
  • C、点射
  • D、扫射


  • 62、 在人员被倒塌的建筑构件、材料埋压或者被困于容易窒息、受伤的现场,应当首先()。
  • A、动作迅速
  • B、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
  • C、注意安全
  • D、保持秩序


  • 63、 进入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或有传染疾病危险的区域时,重危区作业人员根据需要必须着()或一级防化服,轻危区作业人员应当着()防化服。
  • A、特级 一级
  • B、一级 二级
  • C、特级 二级
  • D、特级 三级


  • 64、 在高温时段,训练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比正常训练时间缩短()。
  • A、5%至10%
  • B、10%至15%
  • C、15%至10%
  • D、15%至20%


  • 65、 训练中要全程观察、了解参训人员状况,出现不适症状应()。
  • A、立即停训
  • B、减小训练强度
  • C、减少训练量
  • D、增加训练频次


  • 66、 水域救援时,应挑选精干人员,且(),合理编组分工,做好个人防护,落实保护措施,严格遵守水域救援操作规程和纪律要求。
  • A、身材矮小
  • B、熟悉情况
  • C、动作敏捷
  • D、熟悉水性


  • 67、 高空救助时,可根据作业环境,铺设()、设置安全网。
  • A、救援支架
  • B、救生照明线
  • C、救生气垫
  • D、多功能担架


  • 68、 使用绳索开展高空救援,制作绳结时必须经过()核查方可实施救助作业。
  • A、通信员
  • B、供水员
  • C、警戒人员
  • D、安全员


  • 69、 在施工现场、建筑工地灭火救援行动,应注意观察作业环境,谨慎行进,避开(),防止踏空坠落。
  • A、高空坠物
  • B、敞开式孔洞
  • C、屋顶构件
  • D、屋檐门窗


  • 70、 在有触电危险的现场,要利用()实施检测,并划定警戒区域。
  • A、红外热成像仪
  • B、有毒气体检测仪
  • C、可燃气体检测仪
  • D、漏电探测仪


  • 71、 在有触电风险区域作业前,应()。
  • A、关闭用电设备开关
  • B、拔掉用电设备电线插头
  • C、关闭作业区域电源总开关
  • D、做好个人防护后迅速开展作业


  • 72、 进入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应根据需要穿着特级或一级化学防护服,从()开展作战行动。
  • A、上风方向
  • B、下风方向
  • C、侧下风方向
  • D、侧风方向


  • 73、 紧急撤离后,要立即在集合地点(),并向指挥部报告。
  • A、讲评总结
  • B、清点人员
  • C、清点器材装备
  • D、设置进攻阵地


  • 74、 关阀堵漏编组一般为2至3人,人员精干,应在工艺处置队或()指导配合下进行,必要时组织备用力量进行轮换作业,紧急救助小组在指定位置待命。
  • A、消防安全负责人
  • B、消防安全责任人
  • C、厂方安保人员
  • D、厂方技术人员


  • 75、 炼铁炉内钢水、炙热船舱等超高温物质,严禁使用()喷射,防止炉膛爆炸或蒸汽反扑伤人。
  • A、直流射流
  • B、开花射流
  • C、喷雾射流
  • D、泡沫


  • 76、 扑救可燃粉尘、强腐蚀性物质火灾,严禁使用(),防止发生爆炸、飞溅伤人。
  • A、喷雾水
  • B、开花水
  • C、直流水
  • D、泡沫


  • 77、 进入密闭房间侦察时,应检测门窗温度,判别轰燃风险,根据内、外开门方式,合理选择站位,()门窗,必要时采取限位措施,并视情向室内射水,防止发生轰燃伤人。
  • A、缓慢开启
  • B、快速开启
  • C、从正面快速开启
  • D、从正面破拆


  • 78、 进入易燃易爆等高危场所前,车辆必须安装(),并停靠在上风或侧上风位置。
  • A、防火罩
  • B、防滑链
  • C、GPS
  • D、行车记录仪


  • 79、 在高空或有坠落风险环境作业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专用头盔、(),携带安全绳,配备防坠落辅助部件等器材装备。
  • A、备勤服
  • B、灭火防护服
  • C、全身式安全吊带
  • D、救生衣


  • 80、 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为本级作战训练安全第一责任人,现场指挥员或训练组织者为直接责任人,安全员或助理具体负责作战训练安全管控监督工作。
  • A、主要负责人
  • B、部门负责人
  • C、行政负责人
  • D、指挥长


  • 微信扫一扫 在线答题 在线出卷 随机出题小程序 闯关答题软件 出题答题小程序